第009章 :[第1页/共2页]
汪夫人听她说了设法,悄悄点头,有媳如此,表姐也该放心了。
以汪巡抚的职位,获得的动静更多,也比别人早,汪夫人轻声道:“你们姨丈说,荣国公一去,这爵位怕要落在你大哥哥身上。”
汪夫人喝了一口茶,道:“今儿来是跟你道恼的,才传闻国公爷去了,现在你和如海一个丧母,一个失父,你们两口儿别太悲伤了。”
汪夫人道:“这倒未曾订婚,只是那刘家好轻易攀上荣国府,故此早有人知,本来另有人说他们痴心妄图呢,谁承想婚事尚不决下,那刘家蜜斯俄然得了急病死了,是以现在荣国公一去,你大哥哥须得守孝三年,婚事便不再提起。”
乍然听闻此事,贾敏叹了一口气,道:“大哥哥那么本性子,琏儿年纪又小,原该另娶个大嫂,既好摒挡家务,主持中馈,也好照顾琏儿。我早就想到了,等出了大嫂的孝,大哥哥续弦势在必行。莫非有甚么不当?”说到这里,贾敏不觉有些忧心。
汪夫人扑哧一笑,道:“你道是阿谁刘家?竟是大误了。是七品小官儿的刘家,如许低的官职不说,他们在都城里混迹又上不得台面,只怕你不晓得。”
贾敏顿时松了一口气。
贾敏笑道:“瞧阿姨说的,我们是甚么情分?非得按着送帖子回帖子颠末那么些繁文缛节才来不成?我们家现在守孝,出去应酬不得,正感觉孤单呢,可巧阿姨就来了。”
汪夫人又道:“另有一件事儿,我得跟你说一声。”
贾敏微微蹙眉,她素知娘家张扬,也不晓得又出了甚么事,竟然没听赖大提起,只听汪夫人道:“你娘家大嫂归天一年多了吧?”
贾敏原精通琴棋书画,守孝期间,虽不能宴客赴宴,却因和林如海经常诗词相对,琴棋书相和,伉俪二人倒也乐业,现在自林如海往金陵去后,心中实在无趣,又不耐烦常做针线,不过在家看几页书,或与丫头说几句闲话便罢了。
贾敏点点头,道:“是有一年了,莫非事关我大嫂?”
汪夫人点点头,道:“这倒也是实话,届时只插手殿试便可。”
贾敏深觉得然,苦笑道:“我不过是出嫁的女儿,那里能管哥哥的婚事?没的让人晓得了笑话死我。便是我说不当,娘家也一定听得出来。将来给大哥哥选的还是七八品小官的女儿,不晓得如许的人,如何劝谏大哥哥,如何教养琏儿。”
汪夫人叹道:“恰是这么说呢。”
贾敏先是有些惊奇,随即哑然发笑,道:“长兄袭爵本是理所当然。”
汪夫人道:“我那大儿子本年中了进士,名次虽是前面几个,也算得有本领了,看着老子的面子上,被当今点为翰林院庶吉人,故我和你姨丈到差时,叫他媳妇留在都城,昨儿来信时,说了很多都城中的事情,此中有一件和荣国府上有些干系。”
提起林老夫人,贾敏也不觉红了眼眶,道:“这也是无可何如之事。我们老爷不过再等三年罢了,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老爷三年后再考也不迟。”
汪夫人又喝了一口茶,淡淡隧道:“没了刘家,指不定下一家是哪一户呢,若还是如许寒薄的人家,可有的瞧了。”
拣开得好的花儿撷了几枝,贾敏命人取了联珠瓶来,才灌了水,便听人通报说江苏巡抚的太太汪夫人来了,忙带人亲身到二门处相迎。
贾敏大吃一惊,忙道:“七品官家的蜜斯?这如何婚配?”
她感觉贾赦千万配不上工部尚书刘家的蜜斯,但是七品小官的女儿却也远远配不上贾赦,贾赦根底家世都有,将来还是一等将军,虽是虚衔,倒是一品,再不济也不能娶个七品小官的女儿,如此之女,没颠末大场面,没见过大人物,如何管得来荣国府大小事件?
贾敏敛了笑容,滴泪道:“只恨我不孝,未能在父亲跟前尽孝。”
依她说,贾赦的填房最好挑选父母双全的三四五品官员嫡女,豪门出身的官员也无碍,比李夫人出身低,却因是嫡女,有亲母教养,该学的东西都学过,手腕也不差,大小场面都见过,嫁过来也有底气掌管家务。现在挑选七品官员之女,贾敏不由苦笑,长媳被次媳赛过,出身远远不如王家的二女人,今后如何压得住她?
贾敏素知汪夫人向来都不是无的放矢,忙问是甚么事。
贾敏点点头,娘家不好,她如安在林家安身?本就感觉娘家行事不当,过分奢糜张扬了些,现在偏又生出如许的主张,也不晓得是谁想的,给贾赦择如许的填房,到时候出门应酬寒暄拿不出当家主母的气势来,莫非满府就有脸面了?
贾敏顿时心生不祥,问道:“不知是谁?”
汪夫人见她并未因贾赦不如贾政而乱了长幼,悄悄点头赞成,方道:“想当初,宁国公之子代化只袭了一等将军,而令尊则靠着军功袭了国公爷,未递降半分,不晓得多少人佩服令尊的本领。你也晓得你大哥哥的性子,我在都城时有耳闻,现在只怕爵位要递降好几等,你姨丈已先得了动静,约莫只能得个一等将军的爵位。”
贾敏一怔,皱了皱眉头,道:“公侯伯子男,上面才是将军,公然递降得狠。不过,依托祖荫毕竟算不得甚么,若大哥哥像父亲那样建功立业得以册封,便是不袭爵也是好的,如本大哥哥性子本领还不如东府的大伯父,能袭一等将军爵,只怕还是贤人恩恤老臣。”
按着林老太太的亲戚,林如海正该唤汪夫人一句表阿姨。
汪夫人不附和地看了她一眼,安抚道:“世事无常,谁能想获得国公爷去得如许俄然?你守着你婆婆的孝,千里迢迢的,原就不能远行,那里能怪你呢?何况令尊跟前多的是孝子贤孙,必定走得安安稳稳。”
贾敏长叹一声,道:“阿姨说得是。”
汪夫人道:“是我们姑苏本地人氏,刘家的大女人。”
汪巡抚名祯,乃是长安城人氏,本性刻薄,品德端方,不到五十岁便做到了现在的封疆大吏,到任方半年。他年青时得过林如海祖父的提携,又与林公交好,故本年就任驻扎于姑苏以后,对林家非常照顾,其妻毛氏倒是姑苏人氏,亦是林老太太的姑表妹子。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早晨到明天一向刷不开背景,正说十二点刷不开就去睡觉,成果刷开了。
贾敏有了主张,随即想到林如海,决定等他返来商讨安妥了再说,目前父亲方才归天不久,大哥哥正在守孝,便是论亲,也得三年今后,倒不急于一时,作为出嫁之女,对娘家行事更得谨慎些,免得扳连了丈夫。
贾敏想了想,半日也想不起刘家大女人是谁,遂道:“刘家?不晓得是哪个刘家?我记得都城里只要一个刘家是姑苏人氏,就是工部尚书刘家,他们家倒有一个蜜斯,本年十八岁,自小娇生惯养的,我在都城时,经常跟着我叫姐姐,聪明得很,不是我妄自陋劣,虽有国公爷宗子的名头,但是大哥哥续弦,那里婚配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