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半壁山战斗[第1页/共1页]
9月下旬,马骥接到军长张刚的电话告诉:筹办转移阵地。马骥大惑不解:日寇攻不破,为何放弃阵地?第385旅官兵闻知,也纷繁要求持续死守。经呈报后获得答复:最高统帅部已决定放弃武汉。
几个团长和参谋都拿起碗筷,连排长、兵士们也都行动起来。
早晨,日军停止了进犯,旅长马骥带着几个团长和参谋,来到一个连的阵地。马骥看到大师怠倦懊丧、闷不作声的模样,便走近炊事担子笑着说:“啊,饭还冒热气哪,我也一天没用饭了。来,大师一齐吃,都脱手啊!”
9月中旬,日军十余艘炮舰,保护水兵陆战队乘汽艇通过网湖强行登岸。日军陆战队靠近登岸点时,停止了炮击轰炸。当日军陆战队正弃舟登岸时,守军各种兵器一齐开仗,炮弹向日军炮舰猛击。两艘受重伤,梗阻了航道,使其他炮舰在狭小江面上,不能自在调转方位。守军炮兵抓紧无益战机,狠恶轰击敌舰,终究击沉三艘,重创两艘,其他崩溃。
张发奎鉴于第385旅英勇奋战,嘉奖犒赏达十次之多,猪牛羊肉每次每人一斤。官兵们很受打动,士气始终畅旺。第385旅在半壁山保卫二十多天,官兵阵亡826人,负伤278人,合计一千余人。日军却伤亡三千人以上。敌我伤亡对比数字是无此先例的。
此次胜利守军大鼓了士气。日军受挫后,有两日沉默。而后规复打击,以更猖獗地炮击轰炸停止抨击。守军伤亡极大,马骥左臂被弹片炸伤。日军多次登岸均被击退,伤亡惨痛。
听了旅长一席话,将士们大受鼓励。一名负伤的班长找来一张纸,用伤口流出的血,写了“与半壁山要塞共存亡”几个字,呈给马旅长。马骥带头签了名,接着团长、参谋和连排长们都签了名。不会写字的,都蘸着鲜血按了指模。马骥令参谋把这张洒满全连官兵鲜血的决计书,连夜传往各连,获得全旅官兵呼应。每个连都写了一样的血书。
重炮置于沿半壁山以西的长江南岸,以四门炮操纵半壁山峭壁纵射敌舰,两门炮向田家镇直射;高射机枪两个连置于重炮阵地,制止敌机空袭炮兵阵地,另派一个营设防江边,保护炮兵阵地之安然。高射炮置于小熊山后,另派两个步虎帐在大小熊山修建第三道防备阵地,作为纵深装备。
马骥看到全旅官兵斗志昂扬,信心实足,便传令:各阵地在遭到炮击轰炸时,能够分散埋没,以减少伤亡,但对炮兵阵地的保护决不能放松。不管在何种环境下,只要炮兵阵地遭到粉碎,要随时抢修,就是支出再大伤亡也在所不吝。因为要守住要塞,端赖炮兵的能力。
曾经为保卫要塞以鲜血宣誓的官兵们,不忍分开这个洒满战友热血和生命的阵地而转移。但是“甲士以从命号令为本分”,马骥奉告大师,要纵观全局,不要扼守一隅,为义士报仇的心愿,能够鄙人一个疆场去实现!第385旅官兵挥泪放弃了半壁山要塞。
半壁山东距富池河约六七里,北临长江,南面有一道堤与网湖相接,与江北田家镇要塞隔江对峙。江面狭小,是鄂东长江入口的咽喉,也是武汉的东大门。
第385旅的防区是:东起富池河西至半壁山以西五千米一带网湖地带。网湖南北长二十余里,地形较为庞大;由富池河到半壁山,堤长约七里,堤宽约八十米;江堤平坦,堤面与与工事等齐。如此地形,旅长马骥布兵颇操心机:以一个营专门监督富池河东岸之敌,谨防其偷渡;因长堤过于透露易遭炮击,派一个连白天栖息于网湖中,便于攻击登岸之敌。在半壁山劈面配置两个连,禁止日军扫雷或强行登岸。
9月上旬,日军开端向半壁山炮击和轰炸,日机也轮番空袭。日军几天狂轰滥炸,守军阵地多被摧毁,官兵伤亡惨痛,士气有些低弱。
担负半壁山保卫任务的,是第98军第193师第385旅,旅长马骥。该旅在江西修水整补时,军长张刚由军部拨补一个步虎帐,又将386旅一个团拨归该旅,另配高射机枪两个连及炮兵第10团第2营(该营有榴弹炮六门,高射炮四门)。第385旅实有兵员七千人,属于加强旅,靠近乙等师。
大师吃着饭,马骥对官兵们说:“在战地能吃上一顿热饭,已经很不轻易了,滋味和质量当然都还谈不上。我们现在抗日,应当时候不忘沦亡区在日寇铁蹄下刻苦受难的千千万万同胞,想到他们,就是给我们锦衣玉食,又怎能忍心享用?但是为了保持生命,包管体质,有力量杀敌,饭还是要吃的。吃饱了好杀敌,为沦亡区刻苦受难的同胞和疆场上捐躯的弟兄报仇!淞沪抗战时,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懦夫死守四行堆栈四日夜;第98师第292旅姚子青营长,在宝山死守七日夜,全营将士与宝山城共存亡,最后全数壮烈捐躯,无平生还。他们不愧为炎黄子孙,抗日豪杰!他们是我们的表率,是我中华民族的名誉!”
登岸日军遭到狠恶轰击,仓促抵当,埋没在网湖中的守军俄然杀出,断其退路,两面夹攻。日军既无炮火保护,又无飞机援助,且无阵地掩体,成为守军进犯活靶子,仅十多分钟即被全歼!首战得胜,张发奎大喜,传令嘉奖,并犒赏官兵每人十元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