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做局(二)[第2页/共2页]
却说潘明好将家里给布店进货的二十两银子尽散在了赌馆,吃了酒后就从县城往潘家村赶。待走了一起酒醒大半,开端愁如何对潘家人交代,他那年老迈嫂但是夺目似鬼。
掌柜的叫他先把之前的菜钱和酒钱结了,又被他骂“只认银子的小人”。
那人见有人问,滚滚不断道,“此人姓徐,是滉启郡坝河县一个贩布贩子,传闻都城皇宫里去了一个极得宠的朱紫,生前最喜一种“竹月纹”丝绸,圣上感缅,着以竹月纨丝治丧,‘月映竹林,纨丝如雪’,一时候都城纨丝价比黄金。外埠布商都纷繁携竹月纨丝进京牟利。这徐官人也是此中一名。”
那后生迷惑道,“公子,这厮委实奸刁,怎没有中计?竟连代价也不问一句?
潘敞亮正纳罕,便听到后生已经忍不住猎奇地问畴昔,“你熟谙这小我?”
潘敞亮虽也想占这个便宜,可腹中实在饥饿,便劝着后生找了四周的一个平静馆子,想着非狠狠点些个贵菜来大吃一顿不成。
因没能进货,潘家布店里只剩些陈货,光彩暗淡又不时髦,只要不计算布料粗细的老妇人会偶尔帮衬。
却说潘敞亮和黑脸后生一起,把徐官人送到了暂居的堆栈里,一进门,潘敞亮就看到了屋子角落里堆放的七八个黑漆木箱子,三尺见方,一个摞一个地放着,另有一个盖子健忘关上,潘敞亮眼尖地现,那箱子里装着几匹白花花的布料,那白丝细纨如水之光滑,如膏之腻润,在屋内油灯的辉映下泛出盈盈微光。
那人挟了一口菜,又啜了口酒后,才点头笑道,“这位兄台有所不知,都城竹月纹纨丝价比黄金,那是一月之前之事了。这徐官人做事不干脆,想凑钱回家又舍不得低价转手;身上无很多银两,恰好还要去赌馆里碰运气;这前后蹉跎三十多日,生生错过了好机会。彼时那都城朱紫的丧事早已做完,谁还会再贩这白丝纨进京?唉,当断不竭,必受其害!”
位于东边小吃街上的郭家爆肚,门脸不大,店里粗陋,只七八条板凳,可他家的爆肚倒是一绝,远近闻名。`连不常常进城的潘敞亮也晓得这个处所。
俄然,他一拍大腿,“不好!”他蓦地觉醒,本身走后,那后生并未跟从出来,莫不是以后得了那徐官人的奉送?后者必是将几匹“竹月纨丝”赠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