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百炼成妃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辞赏

第一百四十二章 辞赏[第1页/共1页]

听闻此声,谢宁一颗悬着的心自此才稍稍放下,心道皇上公然如秦峰方才所言,对他提早回京一事心中稀有。

谢宁抬眸打量了一眼身边女子的装束,确认并无不当后。这才放心肠对她点了点头,目送着徐半夏在两名内侍的指引下迈过殿门,向着设席之处行去。

目送着秦峰的身影逐步远去,谢宁只得将尚未出口的应对咽回腹中,和徐半夏一同站到门外一角等待,耳背却不由颤栗起来,暗自留意着殿内的动静。

隔着间隔,便是谢宁耳力甚佳,在宴上满座此起彼伏的群情声中,毕竟也只能听到一两句话罢了。可便是这零散的三言两语,也并非满是对秦峰呈现在此的惊奇,更有对他冒然行事的不满。

“本日是中秋团聚时节。我赶在世人之前先行而归,只不过是因一时思亲心切,想必这也是人之常情。四弟,你说是也不是?”秦峰的声音,听来倒是分外安闲。

这涣散轻视的语气。不是轩王秦曦,又是何人!牵涉皇族中事,谢宁苦于无处插手,便只好持续屏息谛听。

闻言,谢宁却不由暗自撇嘴。以她对秦曦的体味,又如何不知他体贴秦峰是假,暗中讽刺是真。好笑他拿秦峰的咳疾说事,竟不知此时对方身上的病症不日便可根治。

双眼微阖的谢宁全然不知,徐半夏落座后,此时殿内与她所想的,却全然是别的一番气象。

但听秦曦蓦地轻笑一声。便又扬声道:“三哥所言,自是不无事理。只是三哥你患疾多年,提早奔驰回京,也实在是舟车劳累。曦心中所忧,也不过是三哥你的身子罢了。”

“好,”皇上的声音仍带着几分愉悦,“徐女人也坐吧。”

“是啊,安王不是奉旨去燕地剿匪了吗?如此冒然回京,如何也不事前打个号召?”

世人尚在交头接耳,帝王便俄然出声,满座的臣后代眷都在顷刻间内噤了声。可谁知从他口中收回的,竟是一声大笑——“呵呵,徐女人不愧是医圣传人,这悬壶济世的仁心,比之祖上前辈,亦是分毫不输啊。罢了罢了,朕这犒赏,便临时收回。不过御病院里倒也藏着很多医书孤本。你既不取诊金,便收下朕的令牌。往厥后往宫中,出入御病院倒也便利一些。”

“安王殿下?安王殿下怎会在此?”

果不其然,便听秦峰安闲道:“回父皇,儿臣在燕地之时,偶遇了先朝徐医圣先人徐女人。身上所患咳疾,经她妙手医治。再过上些光阴,便可渐愈了。”

秦峰音色明朗的声音并不算很高,可或许是熟谙的原因,谢宁竟然没有漏听一字。但听秦峰话音刚落,随即便有浑厚的男声响起——“哈哈,一起舟车劳累,你也实在是辛苦了。来人,还不快给三皇子赐座。”

谢宁暗自腹诽之时,落座在席案旁的秦峰便也抬开端来。对着高台之上的帝王宝座,含笑出声道:“多亏四弟提示,儿臣此番回京,另有一事要与父皇禀报。”

“回父皇,儿臣身疾尚未完整治愈。徐女人医者仁心,便一起自蜀地而来,随我入京。眼下正在殿外相候。”

“哼,撇下剿匪之军先行返来,老夫本日总算是明白,甚么叫作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了。”

“当真?”帝王的语气较之方才更加孔殷了三分,但听他出言扣问道:“这医圣传人现在在那边?可还在燕地吗?”

PS:幸亏阿宁会工夫,不然明天这章就要分镜写了。我考虑了一下,分镜的话描述能够会多一些,但女主视角就完整不晓得产生了甚么事情。以是变成了如许~莫名感觉本身很机灵呢,如何破。。。

“既是如此,便宣她上来吧。”

分歧于帝王稍显孔殷的看望,谢宁心中一动,已然猜到秦峰接下来所言之事与何相干。

坐在席上的秦峰蓦地起家,褐金的袍角尚在空中翻飞,殿内便已响起他分外安闲平静的声音——“父皇,徐女人医治儿臣多年恶疾,得此恩情自是理所该当。可儿臣觉得,今晚另有一人当赏。”(未完待续。)

“那半夏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足足过了一刻钟,这满座鼓噪才垂垂沉寂了下来。感知到殿内山雨欲来的氛围,谢宁便更加全神灌输。未几,耳旁便又有声音传来,“儿臣拜见父皇。姗姗来迟,还请父皇勿要见怪。”

谢宁竭力靠近,才从恍惚的字音里拼集出徐半夏的回应——“多谢皇上犒赏。只不过半夏身为行医之人,治病疗伤乃是本分。至于您所言的诊金,实在是过分贵重,半夏心中忸捏,不敢冒然领受。”

谢宁眉头一皱,全然没了同徐半夏搭话的心机,贴着宫墙根又走了两步,全部心神却已然飞到了殿内。

帝王话音刚落,便有内侍的锋利声次第从殿内传来——“陛下有旨!宣医圣传人徐女人入殿晋见!”

却不想殿中竟有一道高耸的男声响起,“燕地奏报前日送抵都城之时,上面明显写得清清楚楚,这剿匪之军,是要比及八月十七日才会自燕地出发。三哥此时呈现在文秀殿,实在令皇弟我吃惊不小啊。就是不知,三哥这一番先斩后奏,所为何事啊?”

殿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谢宁一时费心过分,便不免有些怠倦,心知殿内情势统统安好,便不再侧耳去听宫墙另一头的动静,而是立在原地闭目养神起来。

当今圣上的犒赏,竟然也有人推让?殿内的群情声此起彼伏地传至耳畔,谢宁便知和她观点分歧之人并不在少数。不过徐半夏身上医者风骨,自是分歧平常。

约过了一阵的工夫,谢宁耳旁才又有声响传来,倒是帝王浑厚的声音,“朕这三子患疾多年,遍寻名医,却皆是无疾而终。多亏有徐女人在,才将他身上的寒疾治愈。没想到徐女人年纪悄悄,医术竟这般高超。你医治三皇子有功,便赐你明珠十斛,医术孤本百册,以作诊金吧。”

徐半夏一呈现,本来沉寂下来的文华殿便又喧闹起来。这时大时小的动静,令本就破钞了很多心神的谢宁更加听不清殿内的声音。

“哦?不知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