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武侠仙侠 - 呼啸江湖 - 第143章纵论天下

第143章纵论天下[第1页/共2页]

朱棣摇点头说:“愿听其详。”

陈墨雨忙起家见礼说:“请兄长息怒,小弟实不知从何提及。还望兄长明示。”

朱棣看着陈墨雨说道:“请贤弟把话说明白。”

陈墨雨答复说:“实不瞒兄长,小弟我也是久居荒山野寺,整天里以诗词经籍为伴,只晓得练武强身,实在是孤陋寡闻,怎敢在兄长面前枉谈国度大事。”

陈墨雨接着说:“自先帝驾崩以后,天下诸王各怀异心,都在张望等候。当今圣上新继大统,必定对诸王心存戒心,特别是兄长如许屡建奇功,又有雄才大略人物,必定是朝廷防备的重点。若兄长不知收敛藏形,此时硬要逆天而动,无疑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不如。”

“哈哈哈……。”朱棣一阵大笑后说:“昔曹孟德与袁绍对阵时,他部下谋士郭嘉曾有十胜十不堪之说,今贤弟却提出三胜三不堪。愚兄倒是真的想听听高见?”

“唔,这才是你陈墨雨的脾气。”接着浅笑着说:“就从你师兄潘大侠晓得的提及如何样?”

“着啊。”陈墨雨鼓掌说道:“若以一己之力而抗天下之心,事未毕,胜负已定。以是我说兄长祸不远矣。”

“马三保乃忠贞之士,兄长不要错怪与他。”陈墨雨接着便把司马昊在岳阳楼碰到的事情,向朱棣陈述了一遍。

“既如此,小弟便直言了。”陈墨雨望着朱棣持续说道:“兄长自发得力量与朝廷比拟如何?”

陈墨雨欢畅地说道:“我到时必然恭迎兄长的到来。”

朱棣饶有兴趣地又问道:“哦。此话怎讲,愿闻其详。”

陈墨雨闻言,看了朱棣一眼,不再出声了。

陈墨雨想了想说:“兄长若真的此时向南进兵,与朝廷争夺天下的话,最多有五成胜算?”

陈墨雨笑了笑说:“既然如兄长所言,那白风枝之事又待怎讲。还望兄长以诚相告。”

朱棣闻言有些不欢畅地说:“贤弟就不要在我面前打哈哈了,岂不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么。你现在这般生份,真是叫我大失所望了。”

朱棣从速上前将陈墨雨扶起来讲:“贤弟不必如此,你即使有甚么直言,也是为了我好,我怎会指责于你呢。”转而对在一旁服侍的内侍说道:“你们全都退下,没有我的传呼,任何人不得擅入。”

朱棣哈哈大笑说:“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十多年没与贤弟扳谈,没想到你也会这般谈笑了。”

“如真似你所说,我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如何。”

陈墨雨接着说道:“我刚才所说的三胜三败之言,乃是我的肺腑之言,还望兄长以天下百姓为念,万不成凭一时意气,而轻举妄动,以免遗恨毕生。”

“恰是。”陈墨雨点点头说:“兄长可曾想过朝廷容你不下的启事吗?”

朱棣似是而非地说:“假定我真的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动兵器的话,贤弟以为愚兄有几成胜算?”

听了陈墨雨这番话,朱棣想了想说:“漠北残存乃是癣介之疾,已不敷为虑。我所担忧的是当明天子容我不下,贤弟说我祸不远矣,恐怕也是说的这件事吧?”

朱棣闻言吃了一惊,敛容说道:“你是如何晓得白风枝一事的?莫非马三保竟敢胡说八道不成?”

“那兄长与当今圣上比拟又如何呢?”

陈墨雨答复说:“我以为兄长应提雄师,特别要将燕王府的保护精锐带上,前去张北征剿。到了张北,兄长战与不战,或者说如何去战,就不是那些人能说了算的。如许既能保全本身,又能消弭边患,岂不是分身其美!”

朱棣笑了笑说:“这但是真正上等的西湖龙井,没想到在我这北方的荒蛮之地,也能喝到江南的名茶吧。”

陈墨雨答复说:“这西湖龙井当然不错,但是兄长还不晓得分宁黄龙寺的凤凰舌尖吧,如果喝一口,齿间留香三日。那才称得上茶中极品呢。”

陈墨雨接言道:“兄长贵为藩王,雄踞北方重镇,现北有鞑子残存虎视,南有朝廷祖制掣肘。况先帝早以昭告天下,《皇明祖训条章》写得明显白白,作臣下者甚么该做,甚么不该做都详细列举,如违祖训者,以奸臣论,杀无赦。弟从江南到此,沿途所见所闻,早以了然于胸。以弟观之,兄长祸不远矣。”

陈墨雨答复说:“这摆了然是朝廷的一石二鸟之计,既能剪去你的羽翼,又能安定北方的寇患。”

“哈哈哈……。”朱棣一阵大笑后说:“愚兄我一贯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半步。怎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儿来,贤弟臆断了。”

“假定兄长真的不将当今圣上放在眼里,圣上又岂能容得下你这类大志弘愿之人。卧榻之旁怎容别人酐睡的事理,想必兄长更是了然于心。君临天下的皇位,更是容不得别人一丝一毫的窥视。若兄长因心中不平,而作出甚么越轨之事来,天下将皆以兄长为乱臣贼子,你说是也不是?”

朱棣见陈墨雨不肯说话,淡淡地一笑说:“本日里只是你我兄弟交淡,你不要有甚么顾及。还望贤弟不吝见教才是。”

“贤弟。”朱棣亲热地叫了一声陈墨雨后说:“愚兄我久居北国边城,整日里忙于军旅之事,对天下大事知之甚少。贤弟乃是饱学之士,腹蕴经伦,今又从江南而来。想必沿途所见所闻定然很多,不知贤弟对当今天下有何观点?”

陈墨雨想了想说:“我师兄晓得的事儿,实际上兄长是晓得的,这大的事儿能瞒过兄长的法眼,兄长就不是燕王了。”

见其别人都以退出版房外后,朱棣拉着陈墨雨坐下说:“贤弟有甚么肺腑之言,固然敞高兴怀说来。”

陈墨雨接着说:“我为兄长想了三胜三不堪。”

“这……。”朱棣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应对。好半天赋点点头说:“贤弟说的有理。”

“兄长若果想听肺腑之言,请先恕小弟无罪。”说着,便跪伏在地上。

陈墨雨忙说道:“小弟可未曾胡说,甚么时候兄长能到黄龙寺一游,小弟用那斑斓谷中盛产的龙涎蜜和凤凰舌尖调制的龙凤蜜露,保管令兄长喝后毕生不忘。”

听完陈墨雨一番高谈阔论,朱棣哈哈大笑说:“贤弟真不愧为人中龙凤,我没有看走眼。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贤弟出山没有多少光阴,却将天下事看得如此清楚,阐发得如此透辟。愚兄真的非常佩服。正如你所说,朝廷令我向漠北用兵,贤弟对这事是如何看的。”

朱棣想了想说:“既然如此,那我该如何办才好。”

“万不成如此!”陈墨雨赶紧说道:“若依兄长刚才所言,则有大题目了。一则给他们坐实了你抗旨不遵的罪名,二则恰好借机夺去你的兵权,兄长一旦落空兵权,便只能任人宰割了。还望兄长三思而行。”

朱棣想了想说:“建文乃乳臭小儿,只尚空谈,安知管理国度和措置军机大事。”

“哈哈哈……。”朱棣一阵大笑后说:“似如此,我到时必然要咀嚼咀嚼贤弟所说的龙凤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