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武侠仙侠 - 呼啸江湖 -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146章位卑未敢忘忧国[第1页/共2页]

建文帝甚觉奇特,觉得司马昊没有听清楚,不由得又诘问了一句:“卿没有听清楚吗?”

司马昊一听,复又跪下说:“臣乃一山野村夫,蒙陛下不弃,收作亲信之用,臣该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但自出山以来,臣未建有寸功,前太庙死战,乃是做臣子应尽的本份。怎敢期望陛下犒赏甚么。”

建文帝忙伸手将司马昊托住说:“有卿坐镇燕京,谅那燕王朱棣难有所作为,朕今后无忧矣。”

司马昊话一说完,这边建文帝便变了神采。他说道:“卿是何意义?莫非想抗旨不成?”

司马昊一昂头,语气果断地说:“只如果陛下的旨意,那怕是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上一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司马昊闻言,赶紧又磕了一个头说道:“只要陛下不让臣去干那些臣干不了的事儿,其他的事儿,臣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吝,必然要替陛下办到。”

建文帝想了想说:“卿真乃诚笃君子,丁是丁卯是卯的。不因贪功而废国度大事,朕心甚慰。卿虽不肯涉足宦海当中,但此次前去燕京的重担还是非卿莫属。”

不一会儿,司马昊随内侍走了出去,瞥见了建文帝后,当即下跪施礼。建文帝忙将他扶起说:“爱卿连续数日不见,让朕好生惦记。朕还觉得卿遭不测了呢。”

建文帝一摆手,对司马昊言道:“爱卿忠心可嘉,不吝刀剑加身,救朕离开险境,朕要赏你些甚么才好呢?”

司马昊叩首说:“臣早以向陛下说过,臣决不涉足宦海。其首要启事就是臣涉世不深,毫无治国理政的经历可谈。此次前去燕京乃是干系到国度社稷的大事,臣乃是一介草民,怎能措置得这等大事。臣恐有误陛下,故而不敢领旨。”

君臣几人就在这御书房中,将此番司马昊前去燕京的事儿,又细细地计议了一番,司马昊将建文帝和几位大臣交代的事儿,一一地计在心中。他深感本身肩头担子分量的沉重,一颗心儿也禁不住怦怦跳将起来。末端,只听建文帝说道:“燕王朱棣乃是朕的亲叔叔,与朕有着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但祖宗法制不成废,朕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卿万不成以此为拘束,而贻害无穷。”

建文帝跺着脚,指着方孝孺说:“竖儒误朕大事,你总禁止于朕,莫非与朱棣私通不成!”

司马昊答复说:“臣那日自太庙追逐刺客,不幸落入歹人骗局。托陛下洪福,臣几经周折,方才出险返来。”因而,便把这些天来的事情向建文帝等人报告了一番。

见这三人都站立起来后,建文帝说:“那你们说说看,此事该如何去办呢?”

乔泰也从速跪下奏道:“陛下,燕王朱棣势如养虎,若不趁早撤除,将终必为其所害。他虽与此次行刺无关,但白凤枝所言倒是究竟,臣日前获得密报,燕王确切有秘制兵甲、阴结私党之嫌。前追杀白凤枝之人,臣现在也以查清,恰是燕王部下所为。”

“爱卿,起来吧。”建文帝接着说:“司马爱卿真丈夫也,朕能有爱卿,这是上天赐与朕的礼品。朕现在有一件天大的事儿,要交与爱卿去办,卿敢去吗?”

黄子澄答复说:“现在就在书房门外候旨。”

建文帝随即说道:“燕王朱棣图谋不轨,欲造反久矣,朕为祖宗江山计,本应将其拘系进京问罪,但念其乃先帝骨肉、宗室一脉,故不忍侵犯。朕今封你为右布正使,全权措置燕京军秘密务,并付你密旨一道。当场监督燕王动静。彼若不知改过,卿可随机措置。”

黄子澄躬身贺道:“陛下贤明神武,奉命于天,自有神灵庇佑。天下鼠雀之辈何足道哉。”

建文帝愤怒地说:“朱棣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朕每念及骨肉亲情,不忍侵犯,今养虎遗患,朕若不将其明正典刑,何故对祖宗家法,何故对先帝所托,又何故对满朝文武。乔泰,替朕传旨,着山海关、开平两支人马速往燕京开进,将朱棣拘系进京问罪。”

“宣,快宣他出去。”建文帝挥动手说:“司马昊技艺超群,且又有忠君爱国之心,燕京之行非他莫属。”

建文帝说道:“朕要你前去燕京替朕去办一件大事。”

方孝孺一听这话,吓得背上盗汗直流,心中暗道“陛下不听人言,今后天下将大乱矣。我方孝孺死不敷惜,只可惜战端一开,又不知有多少人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古道忠臣不怕死,我今拼将一死,也要请陛下收回成命”。想到这里,他昂首对建文帝说道:“陛下,方孝孺一片忠心,天日可鉴,山海关、开平这两支人马,怎敌得过朱棣的虎狼之师。若陛下硬是要行此险招,则给了朱棣向南用兵的借口,黄河以南没有朝廷的雄师。战端还未开启,胜负便以清楚。臣本日冒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陛下如果仓猝地决定,正中了那反臣贼子的奸计。”说完又不住地叩首。

司马昊闻言不由得正色言道:“臣虽是山野村夫,亦知尽忠报国的事理,今陛下委臣以千斤重担,臣当以死来报陛下知遇之恩。”说完又伏下身去叩首谢恩。

建文帝一听到司马昊三字,脸被骗即扬起了笑容,他忙问道:“这司马昊果然非同凡响,朕在太庙差点**人所算,若不是司马昊救驾及时,岂有朕的明天,朕正要重重地夸奖于他,却连续数日没见他的踪迹,他现在那边?”

建文帝听了,悄悄地说道:“这些番邦的余孽,竟然如此丧芥蒂狂,真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朕当誓灭之。”稍停,又笑着说:“岂不知我命系之于天,几个跳梁小丑,焉然奈之我何!”

方孝孺闻言,不竭地叩首说:“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呀。陛下君临天以来,素以仁德爱民著称,今仅为一燕王而动兵戈,导致天下百姓涂炭,此实不成取,陛下因诛一藩王,而失期于天下,孰轻孰重,望陛下三思啊。”

“好。真豪杰也。”建文帝由衷地赞美了一句“司马昊听旨。”

司马昊点点头说:“臣记着了。”

黄子澄见状,晓得再要让方孝孺这么搞下去,说不定便真的要脑袋搬场了,他赶快跪在地上说:“陛下请息怒,方大人也是一片热诚之心。还望陛下看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赦他无罪吧。”

黄子澄上前一步说:“陛下,眼下我们已经给燕王布下了一个局,就等燕王本身往内里钻,他如果真的按捺不住,挺而走险的话,我们内有张昺、谢贵,外有山海关和开平的两支雄师,倾刻间便可将其剿除,陛下如果还不放心,可暗下一道密旨,着司马昊送往燕京张昺、谢贵处,命他二人前去燕王府密查真假,如果发明燕王不对的话,当场奥妙正法,岂不是更好吗。”

几天今后,司马昊怀揣着建文帝密旨,带着方蕊扮装成朝廷使臣的保护,往燕京而来。司马昊此番进京,深知任务严峻,一起上不敢有涓滴懒惰,日夜攒程地往燕京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