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在异界 - 2章 新式火炮

2章 新式火炮[第2页/共2页]

不过,孙立面对的是掉队的大秦帝国,掉队的冷兵器军队天然不会构筑一战期间那种掩体和战壕,榴霰弹足以利用了,犯不着再去研发高爆弹,点卷已经耗损很多了……

架退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团体后坐。是以,不得不把火炮设想得很粗笨,形成在疆场上的矫捷困难。又因发射时全部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对准都很华侈时候,使发射速率遭到很大影响。

炮身重(连炮栓):333公斤

孙立在破钞了大量点卷把前置科技都研发结束后,开端研建议这类一战期间的标准设备,非常给力的步兵援助兵器75毫米速射炮,也叫做75毫米野战炮!

并且关东军节制的东北地区,底子没有赤军活动的余地呢……

不得不说当时亚洲疆场兵器设备的掉队,中日打了那么多年,利用的兵器竟然只是欧洲一战期间的兵器标准,难怪小日本对上苏联,底子没有抵当力,几个礼拜就被苏联把关东军推平了……

活动体例:六马挽拽

孙立在点亮了管退炮科技树后,又再接再厉,持续往下研发,研制了具有液压气功式驻退复进装配的炮架,称之为弹性炮架。炮身安装在弹性炮架上,可大大缓冲发射时的后坐力,使火炮不致移位,使发射速率和精度获得进步,并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减轻。弹性炮架的采取和缓了增大火炮能力与进步矫捷性的冲突。并使火炮的根基布局趋于完美。

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机能:

初速:榴弹510米/秒榴霰弹500米/秒

而这类1903款野战炮属于德国军器商克虏伯公司的库存产品。是一种根基型号,并一向利用至1942年。固然当时这类炮已颠末时了。该炮利用的是液体弹簧式后座体系和浅显的克虏伯水光滑动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