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码标价——一个英国人值多少积分?[第2页/共2页]
袁世凯毫不客气的几句话说的苏耶南神采讪讪。一旁的明壮先是微楞,然后嘴角微微翘笑。
当然,他现在在缅甸的名誉固然大,却都是跟枪炮军器有关。这些只能申明他背景结实,是中国推垮台面上的一个代言人,这根短长不短长是两码事。以是现在的袁世凯是很有棍骗性的。
畴昔的二十多年里下缅甸海路贸易量缓慢上升。1855/56年度,下缅甸的海路贸易入口额为1070万卢比,出口额为370万卢比,到1878/79年,收支口额别离为4910万卢比和7085万卢比。在短短的23年间,入口额增加了4倍,出口增加了18倍。且自19世纪60年代今后,出口一向超越入口。而这类的外贸出超的职位,并没有给下缅甸地群众带来物质好处和技术进步。因为缅甸的对外贸易几近完整由殖民地当局和本国公司、贩子所节制,出超所得全由他们独占,而输出的物质倒是缅甸的资本和群众心血缔造的劳动产品。对于英国人干出的这类丑恶贸易活动,中国海内早就有学者称呼――‘在这类殖民地群众两端受损的贸易中。英国人的殖民地“就是一支两端都点亮的蜡烛”。’据中国军情局统计,下缅甸的海路贸易总额1855/56年为1440万卢比,1883/84年已达到1.6亿卢比,在不到30年时候里增加了10倍。【11卢比大抵值1英镑】
明壮等人看了惊诧不已。但袁世凯嘴巴很紧,只透出了看年底‘成绩汇总’,这条仿佛不算是动静的动静。再有袁世凯带着他们去见地了重机枪和已经完美了制造工艺和机能的轻机枪,然后是昆明兵工厂遵循严格出产法度制造出的飞雷炮!
“是啊。”苏耶南和苏耶邦凑了过来,感喟的是苏耶南:“我们的兵器太掉队,设备严峻不敷,如果我们有充足的大炮,我国也不至于被英人如此逼迫。”
英国策动第三次英缅战役的军费开支不过50万英镑,而1891年度的军费开支已达110万英镑,本年起码又要翻上一倍。
“对于贵国的民族独立活动我国事一贯支撑的。不然我也不成能站在这里是不是?”袁世凯的话再度撤销了明壮内心的懊丧感,也同时又一次博得了明壮的好感。
袁世凯说着从背后的文书手中拿过一个皮包,取出了一捏文稿,递给了明壮、苏耶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