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一世吉祥 - 第225章 有天赋的小舅子

第225章 有天赋的小舅子[第1页/共2页]

此时已是戌时掌灯时分,赵启如何这个时候还来了?三人互望一眼,杨致嗤笑道:“自年前宴请群臣以后,就再没闻声过我这位小舅子半个屁的声响。奉旨?顺道?这他妈才叫有天赋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岸,章节更多,支撑作者,支撑正版浏览!)

“嘿嘿!如此一来,皇上另有甚么借口废黜太子?另有甚么借口降罪卫肃与李氏三侯?比及局势暂息,大可将统统罪恶都推到赵天养头上,死扣忠君敬父的主题渐渐圆谎推个洁净。当然皇上绝对不是那么好骗,但即使皇上心知肚明,想要摒挡太子及其翅膀必须破钞很多光阴,要大大破钞一番脑筋。但是只要太子储君之位临时得保,卫肃与李氏权势尚在,太子一系班底便无大碍。今后即便有所变故。亦无伤筋动骨完整垮台之忧!较之现在沦为皇上手中能够肆意搓揉的烂泥一团,岂不堪上万倍?”

“为人君者为树威权,必须奖惩清楚。凭心而论,飞扬与沈重在灭唐之战中,全天下人都看到了,他们都是立有大功的。这一点任谁都没法勾消,皇上也不得不承认。有功不赏,何故服众?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慑服民气,皇上必须论功行赏。但封赏二人旨意的背后字字透着玄机,说穿了只要四个字:明升暗降。”

说及此处,只听阿福在门外禀道:“少爷,越王殿下来访!说是奉旨去老太尉府上看过公主了,顺道前来讨杯酒喝。”

秦空云恍然点头道:“如此说来,皇上关于四弟与沈重的旨意果然是字字玄机,此中也暗含珍惜之心了?但愿他二人要能沉得住气、耐得住孤单才好,可千万别一时激于义愤干出甚么傻事来!……我们必然要适时提示二人!对!最好现在就别离修书遣人密送畴昔!”

“至于为何此番没有封赏愚兄与三弟的旨意,就更不难懂了。太子篡逆一案殊多隐晦,究竟怎生结束,不但是皇上,我虽受命主审,内心也没底。你叫皇上如何封赏?皇上许了三弟的大夏海关总督是不错,可晚些时候下旨又有甚要紧?何况正在三弟与公主筹办结婚的当口,皇上脸上本就不多数雅,此时下旨加封,未免显得不应时宜。”

杨致嘲笑道:“说到弄权驭人之术,那是天子早已玩得炉火纯青了的,可谓此道大师。沈重勤奋而朴重,可当良将之任。飞扬勇猛而多谋,有统帅之才。二人若非太子企图谋逆一事连累,在军中可谓前程无量,必将崛起为新一代将星。可现在看来,起码在天子有生之年,二人恐怕很难有翻身出头之日了。”

徐文瀚叹道:“三弟所言甚是。飞扬与沈重都不是皇上眼下急于措置的棋子。起码在太子一案尚未审明结案之前,皇上是不会拿他们如何样的。即便二人遭受冷藏。皇上也不乏考量他们的气度气度之意。我们要适时提示二民气态放沉稳一些,那是必然的。若非局势告急,还是比及有合适的机遇再说不迟。”

“从古至今向来是国有昏君多奸佞,明主当国则强臣名将辈出。凭心而论。皇上绝非昏聩之君。皇上于太子篡逆一案应对及时判定,对大夏国力并未形成太大影响。托三弟之功,大夏起码在十年以内北方暂无突厥犯境掣肘之忧。当今之势。大夏已将江浙财赋重地归入版图,国势愈见强大稳定。皇上手握雄兵百万。麾下谋臣如雨,虎将如云。抛开宁王、康王两位统兵多年的皇子不说,耿进、周挺、曾贤明等夏军名将合法盛年,皆有独当一面的统帅之能。新一代将星如耿超、叶闯、王文广之辈,亦已崭露头角。换而言之,皇上固然求才若渴知人善任,但对飞扬、沈重还未到非用不成的境地,对二人是处于可用、可不消的地步。而大夏现在固然国势强大。边境却仅限于中华半壁,若要天下重归一统还是任重道远。是以皇上对飞扬与沈重的措置底子扯不上甚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项目,他二人临时也没阿谁分量。”

秦空云惊诧道:“沈重由领兵三万的灭唐前锋重将而调任兵部侍郎,等因而夺了兵权闲置不消。飞扬原是统兵十万镇守金陵,圣旨却削为三万,仍受耿进节制。勇毅大将军的名号与镇南侯的册封,都是皇上一道旨意便可随时收回的浮名,些许丝缎黄金的犒赏又算得了甚么?只要飞扬因天子措置卫肃而敢有半点异动,耿进就会挥军将其碾成齑粉!”

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持续说道:“皇上龙体究竟如何,他天然心中稀有,不然何必召回宁王与康王?将四位皇子都留到身边?还不是皇上自知光阴无多,想在尽余生之力亲手种植出一个能放心拜托江山的后继之君?三弟方才之言,可谓一针见血。在皇上有生之年,飞扬与沈重免不了是要受些蹉跎,那是必定的。为保江山秉承安定。皇上必然会经心提拔一批出类拔萃的年青才俊留与儿孙用。当今对三弟的任用,何尝不是如此?我敢说,而后数年间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将领擢升的机遇未几了。乃至是底子没有机遇。但飞扬与沈重再度领兵交战,倒是必定!年青人多接受一些波折磨难,实在并非好事。”

杨致不觉得意的道:“外人如何看我,我向来不太在乎。我当初射杀赵天养的本意,不过是想救卫肃的性命罢了。细心回想起来,我还偶然中为太子缔造了一个完整翻盘的绝好机遇,只不过赵恒那厮毕竟火候相差太多,没能好生操纵,也该死他成不了大事。”

徐文瀚听秦空云那么一问,沉吟道:“皇上的企图并不难懂。或许,也是我们藐视了皇上的心机与胸怀。二弟所谓的大相径庭,想必指的是皇上对四弟飞扬与沈重不但没有降罪,反倒有封赏吧?不错,皇上在这一节上应当非常动了一番脑筋,你是未曾去细细咀嚼。”

杨致点头道:“有些事并没你想的那么庞大。我虽不知咸阳富商黄继先、金城富商郭培究竟是何许人也,但天子真够汲引他们的了。用屁股想一想都晓得,这两位仁兄应当是关中、金城两地老牌豪强权势中的代表人物。两地财阀最大的本钱,不过是气力薄弱的地步赋税本钱,天子现在还没有完整摆脱依靠他们的充足底气。莫说已经有了一个秦氏,我这个杨氏也已略具雏形,天子不会把统统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之前不会、现在不会、今后相称长的时候内也不会去真正动他们。圣旨中提及的罪名都属莫须有一类,天子借措置李氏三侯之机减弱两地老牌豪强权势之余,就为了敲打敲打吓一吓他们,顺手狠狠敲个几百万两银子的竹杠,就会放人了事。”

秦空云笑道:“外间都传闻你勇悍绝伦、心狠手辣。即使做下这桩莫大的功德,仍自不免有明珠蒙尘之嫌。”

死在您部下的人莫非还少么?可此话却也不假。徐文瀚与秦空云不由相视莞尔发笑。

“这一节我也早已想到了。三弟并未夸大其词。”徐文瀚正色道:“太子于霸术权变之道,确切如同尚未进门之蒙童。自周挺以宵禁之名行兵变之实之际,太子就完整乱了阵脚。全然没去细想,周挺为何能那么做?又为何敢那么做?竟然半点未曾虑及皇上早已金蝉脱壳,一味坚信皇上病重不起仍在把握,只知仗持赵天养军心不稳的三千内廷侍卫困守宫内!直至雄师围宫、皇上现身宫外的动静传来,太子便自认局势已去万念俱灰,只抱听天由命之心任人宰割。三弟悍然射杀赵天养,如若太子应变敏捷,就应当立决计识到这确是翻盘的天赐良机!只要一口咬死宫中病榻上的皇上才是真身。一口咬死赵天养才是反叛的祸首祸首,装模作样的带领一众侍卫杀将出来与围宫禁军相对峙,待决计几经谨慎考证后。再情真意切的与宫外的皇上上演一出父子相认的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