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一世吉祥 - 第235章 死结

第235章 死结[第2页/共2页]

“说到拥兵自重,眼下宁王赵当与武威大将军耿进麾下两支百战雄师,在占了全部大夏兵力六成以上。谁能拥得过他二人?耿进若非天子死忠,且帐下统兵将领恐怕大多不是耿氏嫡派,不然天子决然不会那么放心的将数十万雄师交给他。灭唐以后,天子破格升赏重用飞扬,此中不乏削权管束耿进的意味在内。”

侵占肃企图策动兵变至今已一月不足,卫飞扬竟然能想到一向假作恍若不知毫无反应。固然采纳以稳定应万变的战略是迫于情势出于无法,却令天子除了“连累”二字,找不到对他动手的来由。卫飞扬只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不幸见,真不知这数十个日夜他是如何熬过来的?他坚固如钢的神经又是用甚么特别质料铸就?

杨致嘲笑道:“天子固然巴不得本身集天下权益于一身,却毫不但愿、也毫不能容忍其他赵姓皇族权势过于强大。不然的话,他就不是甚么雄才大略之主了,而是别人股掌当中的一介玩偶,是风雨飘摇当中的一介傀儡。福王是天子独一的远亲弟弟,那又如何?哥哥做了多长时候的天子,弟弟就老诚恳实的呆在一边玩了多久的声色犬马!”

杨致悠然笑道:“因为不管是天子还是飞扬。他们谁都输不起。比拟之下,天子当然比飞扬更输不起。”

卫飞扬何去何从,起首关乎秦氏严峻经济好处,其次秦空云对这位天纵奇才的结义幼弟体贴之情也绝无子虚。秦空云本来涵养极好,现在却略显烦恼的恨声道:“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十八层天国,甚么都是你说的!即使如你所说,你觉得一两个月时候很冗长么?再说你凭甚么敢如此必定?”

“天子毕竟是天子。自有天子的庄严与脸面。他在看,也是在等。他在看飞扬的气度气度。在等宁王是否奉旨准期回京述职,在等飞扬主动上呈请辞的奏章。只要宁王回到长安。随州一线数十万夏军便是群龙无首,天子心头的大石便会放落大半。即便飞扬胆敢铤而走险,立马可命耿进挥军平叛,局面尚在能够掌控的范围以内。”

“赵天养非命,获咎的是大夏赵氏皇族,而天子恰是此中占绝对强势职位的主宰者。换而言之,不过是获咎了天子本身。他是否在乎,唯自知尔。死一个赵天养。不过是无关痛痒的癣疥之疾。如果赐死太子,获咎的是金城与关中的老牌豪强权势,或会摆荡大夏赖以立国的根底。你也晓得卫肃在朝野与军中很有德望。如果横下心来将卫氏灭族,必会令无数小民百姓扼腕嗟叹。必令出侵占肃门下的万千将士心灰意冷,摆荡的就是民气、军心、国本!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切肤之痛!”

“你别忘了现在是诸国林立的纷争乱世!说得高雅一点,将相本无种,有能者当之,帝王又何尝不是如此?说得卤莽一些,谁他妈规定了这天下非得是哪一家的?乱世当中最首要、最简朴、最根基的法例,是确保保存。在保存二字面前,甚么忠孝节烈、仁义品德都是不值一提的瞎扯淡。”

“不瞒你说,飞扬能有自主为王的设法,我感到非常欣喜。因为他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飞扬比他老子卫肃实在高超太多了!”

杨致接着说道:“……设身处地的站在飞扬的态度上来讲,此事确切存了一个极其冲突的活结。太子谋逆一案尚未告终之前,卫肃及卫氏一族便还是存亡难料。若在此前冒然请辞回京,岂不等因而送肉上砧板?恍作不知留在金陵,本身就是令天子投鼠忌器的一种威慑。万一与天子完整翻脸,多少另有点搏上一搏的本钱与底气。”

秦空云沉默半晌,愈发忧思深重起来:“莫非真无分身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