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再战的无奈[第2页/共2页]
钱放安闲答道:“禀大帅,启事有二:其一,末将不肯因言幸进,只要真刀真枪的奋勇杀敌,信赖大帅与诸位将军定然不会藏匿末将。”
文焕章发作一通后,寂然叹道:“智囊曾言,杨致之狡猾涓滴不逊悍勇,不成以凡人推断。上策是退守随州避而不战,中策是派兵迎战、一触即走、保存气力,下策是派出上风兵力、尽力扑上与之拼杀,不言取胜亦不至亏损。”
随后传令:全军还是行进,未时造饭,戌时安营。明日巳时结阵,与楚军接战!
楚军主将张灿正在嘶吼着命令构造反击之时,杨致已舍了手中朴刀。趁其间隙一弓三箭向他射去!张灿一次中箭未倒,那就再来。再来的成果,当然是张灿死得不能再死了。
楚帅文焕章已烦躁的踱了无数个来回,智囊张博虎安坐一旁。
中间一名二十余岁的年青襄阳边军裨将插言道:“禀大帅,我军前哨军队间隔随州独一百余里,至襄阳沿线驻有两万兵士。楚军虽出兵五万。但与我军对阵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越三万。楚军结阵之处,恰好位于襄阳至随州的中间地点。这恰好申明,楚军既担忧遭受我军包抄突袭,又留余了撤回随州的退路。我军与楚军兵力大抵对等,不必派兵声援,以免堕了军心士气。”
文焕章统军多年,并非徒有浮名。下认识的问道:“再战?既是决意退守,何必再战?”
“其二,如若大帅当真看得起末将。就放末将去卫大将军那边。末将自十六岁参军便是卫大将军麾下士卒,不料不到半年,卫大将军就奉召回京了。末将而后几经选调,从金陵展转来到襄阳边军。末将对卫大将军衷心钦服,未能跟随建功,一向引为平生憾事。”
楚将张灿乃是文焕章麾下悍将,随州城破,此人是领军主将,杨耀亦是死于他手。襄阳边军一应将士,既对张灿心胸怯惧,又对他恨之入骨。
中军校尉龙雨闻言,赶快亲身取了一面帅旗,不解的送至杨致手中。杨致拿在手上掂了掂,调转旗杆,蓦地尽力向巨石掷出。只听“夺”的一声闷响,帅旗竟是径直插入巨石深逾尺许!
两万雄师首尾相接,杨致插旗发誓之举,很快传播开来,顿时全军士气大振。有这么个猛人切身领军出战,焉有不堪之理?
杨致静待夏军击发了两轮重弩,齐射了三轮弓箭以后,决然策马单人独骑冲向楚军军阵!一分钟,他只需求一分钟,就能冲至间隔张字将旗的半里处,而后张弓搭箭射杀张灿!
不想这个钱放一口回绝道:“末将多谢大帅抬爱,但末将不想去沈将军麾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