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一世吉祥 - 第052章 玲珑

第052章 玲珑[第1页/共1页]

投降派与主战派在任何时候都是同时存在的,这也不难了解。话说到这个份上,杨致当日在金陵的诸多疑问便已全数解开,恍然大悟道:“如果不是因为我与沈大蜜斯阴差阳错的搅了出去,你那天也不至于功败垂成。”

小巧不去接他的话茬,接着道:“大燕国力底子有力同时对付两大强国的重压,只能将关外的物产山珍运往关内发卖以支国用。但陆路为康王雄师所阻,只得从海路运往金陵。秦氏是大夏首富,与大夏朝堂高低有千丝万缕的干系。因而伯父与父王便想以将大燕物产交由秦氏独家运营为前提,请秦氏出面游说大夏承诺寝兵媾和。”

“这位沈家蜜斯当真好福分,我甘愿本身也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人。”小巧神情一滞,目光幽幽的道:“突厥去冬遭受数十年不遇的雪灾,悍然撕毁与大夏签订不到半年的和议,大肆派兵南下劫夺欺诈。可不但未能如愿,并且被大夏讨虏大将军卫肃与其帐下五虎之一的骁骑将军耿超打得大败。想必此次你也传闻了,那耿超所率的妖怪军团横扫大漠,但在拖都可汗的重兵合围下全军淹没。与耿超合力击杀两名万夫长的另一盖世虎将也力战身故,骸骨无存。”

杨致一脸怜悯的问了两个憋了好久的题目:“我如何也想不明白,为甚么这些事都是你去做?莫非你们大燕的男人全都死光了吗?”

怪不得总感觉她面庞独特神采生硬,敢情还是一名扮装大师!放着好好的郡主不做,又是名妓又是刺客的,有病啊你?杨致惑然接过玉佩,只见通体玄黄动手温润,一看便知不是凡物,上面公然刻有“承平康宁”的字样。

金陵醉香坊的小巧?杨致顿时有种大脑当机的感受:刺杀突厥左贤王的女刺客,竟是金陵醉香坊号称色艺双绝的红牌名妓小巧?模糊记起当日因为沈玉恶作剧而令他大出风头的时候,醉香坊二楼的珠帘后确切坐了一名女子。难怪杨致不熟谙她,她却熟谙杨致!

“至于我为何潜去金陵委身于那醉香坊,还要从大燕国势提及。大燕与大夏本同为前朝藩镇,自太祖起兵自主至今已有三十七年。虽国土泛博但国穷户弱,从太祖到伯父两代燕皇但求偏安东北一隅,并无对外扩大野心。但大夏国势日趋强大,对大燕比年挞伐攻城夺地。大燕为求自保,也为了制止堕入两面受敌的地步,只得向突厥称臣进贡,要求其出兵袭扰管束大夏。”

取下挂在颈间的玉佩道:“这是在我周岁时伯父所赐,上面刻有我的封号,请公子验看。父王执掌大燕举国兵马,告急之时以此为印信亦可变更。父王身边有一精于易容之术的怪杰,我自小跟他学了些外相。我一介女流在外驰驱多有不便,并非成心欺瞒,请公子包涵。”

杨致干笑道:“要么就是他脑筋发热高估了大夏当时的气力,要么就是对你们提出的媾和前提不对劲,那是个占便宜没够的主。现在他是力不从心,你们再派人媾和他多数会顺势承诺。”

小巧苦笑道:“若冒然与人联络,秦氏怎会等闲信赖?秦公子行迹不定,但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往金陵采办货色,我只幸亏醉香坊守株待兔引他前来面谈了。事关严峻,何况大燕也不是大家主张媾和的。”

“哦,她是我自小订婚的未婚妻。”一想起已阔别半年之久的沈玉,杨致便出现一丝温馨的笑意:“她跟你比不了,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人。――那厥后你为甚么又要去突厥刺杀左贤王?”

杨致连连点头道:“康王最大的本钱就是幽州的十万雄兵,如果媾和寝兵,你让他回家抱孩子去?但这事他拦不了也拦不住,设法没错,可惜目光却不敷长远。莫非他那么多部下内里就没个明白人?”

“小巧?……你真的是小巧?”她两种形象的庞大反差,令杨致一时有点转不过弯来,直感觉嗓子发干:“你为甚么会从大夏到金陵做那……?”

“那……你们派人直接找秦氏挑明不就行了?又何必……。”

小巧黯然叹道:“他们为国尽忠,也是死得其所。但千万没人想到,公子竟能凭一人之力将拖都可汗击杀!再想要看到大燕料想的局面,已绝无能够。”

“这一节大燕岂会不知?”小巧秀眉微蹙道:“这就是我为何潜去金陵委身醉香坊的启事了。伯父三年前便已萌发此意,但遣使前去长安要求寝兵媾和,夏帝竟然不允。”

“做那风尘女子,是么?”小巧沉寂如水的微浅笑道:“这就说来话长了。我不是夏人,当今大燕天子是我的远亲伯父,家父是大燕定北王。我的实在身份,是大燕平宁郡主。”

“如何?那沈公子……是位蜜斯?”

杨致悄悄觉得燕皇与定北王实在就是两个窝囊废,心下很有些瞧不起。不觉得然的道:“事理上仿佛是如许,实在不然。突厥人贪得无厌,即便你们不向其称臣进贡,他们也不会跟大夏讲半点客气。大夏比年东征西讨,国力与兵力都已近极限,一时半会想要将大燕灭国,恐怕也是故意有力。突厥人总归是豺狼成性的外族,若大燕只求一时苟安,还不如向大夏称臣进贡。”

“大燕接下来的处境,我敢包管毫不会比你们料想的差。我不是甚么盖世虎将,并且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公子请坐。”小巧倒像是到了她本身房中一样,落落风雅的掩上房门,又为杨致倒了杯茶:“我心中对公子也有很多疑问。公子若不嫌弃,今晚便与公子坦诚相见秉烛夜谈。”

小巧点头道:“确切如此。大夏这三年来攻占的地盘,远比当初大燕媾和的底线要多。若非仰仗雄关险隘竭力扼守,大燕现在也不成能与大夏成对峙之势。以是伯父才决定再度遣使媾和,但客岁遣派的两批使节都没能到达长安。第一批在幽州被康王赵敢所拒,第二批出了幽州不远便遭伏击尽数身亡。”

没想到这背后另有偌大一篇文章!杨致呐呐的道:“为了嫁祸给大夏,也为了保护你安然撤离,你那数十死士在刺杀到手以后必然是向朔方方向分头突围了。怪不得我会走得如此顺利!”

“大燕比年向突厥交进贡赋,早已不堪其苦。突厥在大夏损兵折将又一无所获,转而派兵向大燕边疆劫夺不算,还遣使逼要往年三倍的贡赋。大燕便是将国库悉数奉上也接受不起,只得暂行对付迟延。那番大战以后,大夏与突厥已成不死不休之势。以是伯父与父王在万般无法之下,便同意让我带数十死士前去突厥刺杀左贤王,用心栽赃嫁祸于大夏。只要挑起两国尽力死战,大燕便可坐山观虎斗,面对的窘境也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