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零九章[第2页/共2页]

“……太子殿下一番话倒是让臣想起了上了月,家严偶尔传染风寒,微臣延请太医替家严诊脉熬药,家慈嫌药苦还要骂我几句。倒是更加宠嬖起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瞧着他就眉开眼笑,瞥见我就横眉瞋目。我也没体例,只好命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经常伴随二老,哄着二老欢畅。也便是我这做儿子的孝心了。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这当儿子的年纪越大,反倒越不吃香了。”

陈珪顺着太子殿下的话便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微臣听太子殿下方才有言,既然贤人这两年对两江一带非常存眷。现在盐政空缺,莫如请贤人乾康专断可好?”

陈珪不等太子殿下说完,点头苦笑道:“承蒙太子殿下正视,微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两江盐课干系严峻,但是微臣现现在担着海商、发行国债与修路之事,桩桩件件,倒也不好等闲放手。更何况世人皆知微臣乃太子门下,倘若微臣担了这巡盐御史,必然引来万众谛视。反倒是不当。”

实在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不过就是那么几次事儿。倘若老是公事公办,劈面锣劈面鼓的谈判开来,即使能得个敬忠职守的评价,却于私交上显得过分冷酷。

盖因此人除才调优长,为人机灵以外,且是荣国府史老太君的半子。而贾家与江南甄家同气连枝,又与太子殿下最正视的陈珪是姻亲……

说罢,陈珪又笑道:“此人年纪大了,身子骨儿老是不如年青的时候。却又更加的不肯服老。家严便是如此。越老越成了长幼孩儿了。平时瞧着还好,倘若一时赶上个风寒头热,因身上不爽,人也愈发的敏感起来。”

既诊过了安然脉,陈珪且将两位太医请到外书房吃过了一杯茶,呈上谢仪,略说了一回闲话儿,方才送走两位太医。

徐氏听了这话,少不得起家告别,且带着女人们回房。

太子殿下因说道:“自从两江宦海爆出了河道贪墨案,贤人这两年对两江盯的都比较紧。现在盐课这一块巡盐御史的缺儿又空出来了。贤人昨儿召我入宫,也是想问问我有甚么可保举之人……”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一伙哒!

在这类情感下,当贤人问及太子殿下保举何人担负巡盐御史,而太子殿下也毫不踌躇地恳请陛下乾康专断的时候。贤人几近是不假思考的,便圈定了林如海这小我。

陈珪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这倒也无妨。太子殿下方才不是说了么。两江宦海局势庞大,牵一发而动满身。即便是三殿下或者七殿下的人畴昔了,一时半晌恐怕也做不了甚么。而我们便能够静观其变,乘机而动。这就是道家讲的‘有为而为,不争而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