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页/共2页]
陈氏便笑道:“也没说不可。只不过是我的些许猜想罢了。并不作数的。”
说罢,便领着宝钗探春出了元春的卧房。探春见状,脸上稍显难堪之色,倒是宝钗,仍旧满面笑容,不动声色。倘如果畴前,王夫人必然奖饰宝钗是沉稳随时,有大师风采。
陈氏又笑道:“这话可不好说。我虽是她的母亲,到底她不是我亲生的。有些事情,我们还得说开了好。都说谈婚论嫁时想找个四角俱全的人家。可天底下有哪有那么多正恰好好儿的事情?说是门当户对,可家世婚配得上,品德才学一定婚配得上。品德才学婚配得上,面貌气度却也一定能婚配得上。有人说亲,看的是家世家世,有人说亲,重的是品德为人。便是我们家的两个姐儿,说的人家看着不错罢,却又都是孤苦伶仃,家里没甚么人的。以是这谈婚论嫁,当真不是说说就行的。总得你们本身情愿了,想明白了,嫁畴昔才气好生过日子。你们说我的话是不是这个理儿?”
薛家母女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恰好畴前最主张“金玉良缘”的王夫人,现在待她们母女倒是不冷不热的。现现在“金玉之说”早已尘嚣甚上,薛家母女便是想要抽身,现在却也来不及了。因此只能硬着头皮每日来给王夫人存候。只盼着王夫人能念在平日旧情的份儿上,别忘了本身的承诺。
更何况同黛玉当初单身上京来贾家分歧,贾母从史家接来湘云,史家高低却都晓得的。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养在叔叔婶婶身边。其叔担当了湘云之父的爵位,天然要好生扶养史湘云。且要替她寻一门四角俱全的好婚事。
王夫人见状,也只得说道:“你姐姐今儿夙起便嚷着头疼。她既想携着,我们也别在这里烦着她。且跟我去罢。”
既然两家都成心,这回贾母将史湘云接了过来,便不容她等闲分开。而保龄侯府在京中虽名声不显,但功劳之族,便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史家一门双侯,纵使后继无人,在京中的权势繁华,也不是薛家这等商贾之户能够攀比的。
纵使没有元春封妃建大观园诸事,但宝玉生性风骚,喜幸亏内帏厮混的弊端儿始终不改。是以同原著中普通产生了交友伶人,金钏投井,忠顺王府派人来发兵问罪之事。贾政公然也将宝玉打了个半死。至于原书中宝钗送药一节天然也有。只不过并非是从蘅芜苑到怡红院,而是从梨香院到贾母院儿中宝玉的卧房。
陈氏点了点头,支支吾吾地说道:“也许是半子上了年事,子嗣残落也是有的。”
京中官吏人家目睹如此,少不得恋慕非常。只觉着陈家的女儿命都好,娘家这般撑腰护短,夫家又都是这般情深意重的端庄人家儿,女儿活着,求得不过是后代双全,夫君恭敬。尤二姐儿虽说在婚事上略有波折,现在倒是苦尽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