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武侠仙侠 - 英雄志 - 第四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第四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7页/共10页]

崔风训名誉极大,不知赛过胞弟多少倍。听得“崔无敌”的名头,白璧暇顿时“啊”了一声,才知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竟是当年永乐帝座下八虎以后,倒真是小觑他了。只听不孤子叹道:“崔广成、魏友逢,皆是永乐帝座下名将,二人一内一外,并称‘龙帅虎将’,天下那个不知、那个不晓?只要那帮乳臭未干的后生小辈,方才有眼不识泰山。”

那东洋人不知是听不懂汉话,还是决计置之不睬,尽管走到崔风宪的尸身边,渐渐跪了下来。崔中久使了个眼色,当下提起了百济刀,率先走上一步。一旁柳聚永也是手按剑柄,转到敌方背后。在这两名妙手的带领下,其他武官也缓缓向前,缩小了包抄圈子。

想起此行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方能相见,崔轩亮内心伤感,泪水竟然扑簌簌落下。那两名婢女见他如此多情,内心更加不忍了,那小茗叹了口气,便从怀里取脱手帕,替崔轩亮擦了擦脸,一旁小秀更是泪水潸潸,抽泣出声。

“百济刀”形如日本刀,其名为刀,实为双手剑。刀身重二十斤,握柄处极长,脱手时须得双手来握,看这招“轰隆上杀”气凝如山,脱手时独一两式,一式称为“豹头击”,一式则为“独劈华山”,假如敌手体力不及,抑或兵器有所不如,常常会连人带剑给他砍为两段。

那中年美妇白净仙颜,与白云天有几分神似,当是他的娘亲无疑。公然白云天低声便道:“娘,一点重伤罢了,您别在这儿婆婆妈妈、大惊小怪的,好生丢人。”那美妇娇嗔道:“丢甚么人?你打斗受伤,娘连瞧都不能瞧?”

点苍妙手横空飞剑,靖海督师近身来袭,连那白云天也运起了毕生功力,直朝娘亲扑去。两大妙手联手出招,那白云天固然稍弱,功力却也不成小觑。只是三人虽说绝学出尽,却没人有掌控救下那名中年美妇。

白衣少侠不为所动,反而双手抱胸,向前跨出一步,决计向敌手挑衅。柳聚永笑了笑,一语不,尽管垂下头去,拇指渐渐推开剑柄,悄悄吸了口气。老陈颤声道:“少侠……此人的武功好短长的,你……你千万谨慎……”

崔中久甚是机灵,宦海功力不知赛过申玉柏多少倍,几句话说去,白璧暇不但不觉得忤,反而哈哈大笑,道:道:“崔大侠谈笑了。我这儿子艺成不久,初生之犊,就是鲁莽暴躁,刚才若非崔大侠部下包涵,他那里另有命在?”他说得鼓起,便挥了挥手,道:“云天,过来。”

方目前廷里己卯年点进士的,只要三位姓刘,而此中脸长黑痣的,只要一名兵部尚书刘正。顷刻之间,大家肃立品形,便由白璧暇带领回身,齐来拜见:“宣威舰四品督师白璧暇,拜见大人。”

四下呼喊声一片,大家都在寻觅阿谁“鬼医”。未几时,便见宣威舰上走下了一名糟老头儿,看他左手提着竹笼,右手拿着酒葫芦,打着哈欠道:“睡个午觉,也是不得平静。不孤老头,敢情你家又死了人啦?鬼吼鬼叫的。”

崔轩亮本是王谢弟子,可一来心神荡漾,二到临敌经历陋劣,三来“百济国手”本就功力非常,武功毫不在“高丽名流”之下,这一刀斩出,少年人难以闪避,左脚是残定了。铿地一声大响,船面上闪过一道七彩幻光,一物横空飞来,逼得崔中久向后一仰,手上刀锋便斩了个空,崔轩亮手持匕哭喊,正要畴昔乱刺乱戳,却给人一把抱住了。

眼看这小孩儿老气横秋,宛然便是西南一霸,崔轩亮张大了嘴,还未说话,却又见一脚飞出,将那孩童踢倒了,只听得吼怒连连:“放屁!婴儿武赛大头牌是行二的天川子,甚么时候改名字了?你这蒙吃蒙喝的骗子!”又来了一个小羽士,倒是叫做天川子,他力量极大,压住了师弟一阵乱打,那玉川子哭道:“赤川子!快来拯救啊!天川子又欺负我了!”崔轩亮讶道:“天川、海川、赤川……你们……你们到底有多少人?”

那小羽士仿佛道:“贫道便是点苍行三的玉川子,人称‘飞剑夺红’便是我。贫道三岁打猛虎,五岁斩蛟龙,七岁上贵州遵义,力战百名儿童,抡过婴儿武赛大头牌,我师父可曾和你提过我的事迹么?”

一片混乱中,白云天总算飞身而来,他抱住了娘亲,母子俩滚在船面上,摔作了一团。大船摇摆不休,船上武功稍弱的,莫不跌倒在地,大家惊魂甫定,都不知生了何事。“扑通”一声,船舷旁似有人掉入了大海,众船夫探头来看,只见那东洋人潜入了大海,随即消逝无踪。

目睹白璧暇站在船甲等待,王魁更显得难堪了,他瞧了瞧不孤道人,又朝那随扈望了望,低声道:“不……不了……我还是留在这儿吧。”张勇见说不动他,没法归去交差,自是嘿了一声,却听脚步轻响,那白璧暇竟然亲身过来了,听他沉声道:“王大夫,万岁爷临行前特地叮咛我等,千万不能怠慢您。请您早些上船吧。”那崔轩亮在一旁偷听他们说话,不觉吃了一惊,万没推测那王魁职位如此之高,竟然还识得当今九五至尊!那王魁低声道:“白大人,病人伤势沉重,随时有变,我得在这儿看着。”

听得此言,徐尔正又“啧”了一声,叱骂道:“大人,您又来了!实在您虽只是举人出身,可文学成就之高,倒是当朝罕见其匹,怎能自暴自弃呢?依老夫微见,大人若要再上一层楼,当务之急不在升官,而在养望。”

看这“大武神王剑”乃是朝鲜太古神兵,先前斩刀坏枪,人所共见,谁知却没法斩断白衣少年的佩剑,足见这柄剑定有严峻来源。如果崔风宪在此,定能叫破此人的来源,只是众船夫并非武林中人,崔轩亮也属年青识浅之辈,自都认不出人家的来路。那少侠挡下了柳聚永的突袭,已然技惊四座。他挡住了朝鲜众官的来路,目睹他们还抓着一名男人,双眼紧闭,好似晕了畴昔,不觉又是一奇,道:“此人又是谁?为何会给你们押着?”

白云天咳了一声,道:“这……这孩儿倒没问。”

当时中华国力冠于东海,海船返航时,有如天子巡狩,气势自也不凡。那张勇受了他一礼,却不该不答,他摆布瞧了瞧,忽见朝鲜武官大家带刀,船上还架起了洪武炮,全数对准了船面。不由蹙眉道:“申统制,你们大张旗鼓地夹住这艘商船,倒是想做些甚么?”

王魁翻开随身药箱,取出了一根银针,朝崔风宪颈部下方的“水突穴”刺入,这“水突穴”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吞咽、咽喉肿痛、喘气等等,每有奇效,哪知银针入皮,崔风宪倒是筋肉绷紧,未曾感到。王魁嘿地一声,道:“不可,他气血式微,穴道失感,得让他站起来。”

“呜……呜呜……”右舷浓雾破散,朝鲜战船旁悄悄驶来一艘巨舰,它比崔风宪的船大了两倍不止,看那西桅杆悬着一面方旌,大书“隆庆”,右边另有一面号旗,见是“宣威”。正中则是一面斑斓王纛飞扬在天,高书“日月”二字。多少年畴昔了……日月旗,那摈除鞑虏的灯号,终究重现在大海当中,一时之间,众船夫热泪盈眶,大家都跪倒下来,痛哭失声:“万岁!万岁!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