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穆斯林的葬礼 - 第三章 玉殇(4)

第三章 玉殇(4)[第1页/共2页]

梁亦清这才恋恋不舍地从水凳儿旁站起来,望着红沙瓤的西瓜,感到嗓子焦渴,伸手拿起一块,还没吃,先问壁儿:“给你妈送去了吗?”

“你看你!”梁亦清抱怨他一句,仍然低着头做活儿,“货都交了?蒲老板都说些甚么?”

壁儿托着一盘切开的西瓜来到琢玉坊:“爸,奇哥哥,歇会儿,解解渴吧!”

韩子奇身穿一件月红色竹布长衫,绕过拥堵的商摊和摩肩接踵的人群,走出琉璃厂东街,进延寿寺街,往东拐弯儿,抄近道儿回廊房二条。他是到琉璃厂的汇远斋送了货返来。廊房二条到琉璃厂并不远,但徒弟给了他二十枚,让他雇辆洋车,来回都够了。一来是为了货色的安然,二来是为了面子。古玩玉器这一行,不管穷的阔的,出门都要讲究面子,连小伴计也得穿上烫得平平整整的长衫。韩子奇雇车到了汇远斋,就放车夫走了,办完交货手续,步行回家,把钱省下了。

回到奇珍斋,韩子奇把长衫一脱,就跟徒弟报账,把货款和省下的车钱全交了。

卖西瓜的婉转的叫卖声,伴跟着满街的兔儿爷,驱逐着日日逼近的八月佳节。

韩子奇也盼着那一天,瞅着玉儿说:“到当时候,我还带你们去逛颐和园、上万寿山呢!咱雇条船,徒弟、师娘、壁儿、你,都上去,我开船,游一趟昆明湖,打龙王庙那边儿绕畴昔,再打十七孔桥这边儿绕过来,美不美?”

“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的唻,疙瘩蜜的西瓜唻,一个大钱一块唻!”

夸姣的、能够望得见的远景鼓励着韩子奇,贰心中充满了欢乐。

壁儿没有那么多的机遇和师兄说话,她潜移默化地学着妈的样儿、也是祖祖辈辈的穆斯林妇女的样儿,把心中的欲望融进虔诚的信奉,把要说的话说给培养万物、无时无处不在的真主听。“主啊!”她信赖每一声呼喊都能被真主闻声,信赖真主晓得她心中的统统,并且赐给她幸运与安宁。

“徒弟,买我们宝船的洋人已然来了,恐怕就是来取货的!我刚才在汇远斋瞅见他了……”

“快了,”梁亦清听着小女儿那甜甜的嗓音,比吃西瓜还要舒坦,“你瞅着玉轮,一天六合圆了,比及圆得像一只玉盘,就到了八月节了,这宝船也就差不离能成了!”

壁儿说:“背面另有,这是给您和奇哥哥的!”

“唔?你倒尝尝呀,”梁亦清有一搭无一搭地说,“你这小子,主张倒来得快!”

梁亦清心只在宝船上,没工夫理睬,就头也不抬地说:“甚么兔儿爷?我们回回不敬这类神!”

“他说今后还多要点儿兔儿爷,”韩子奇站在徒弟的身后,拿起一把扇子,悄悄地扇着徒弟那被汗水渗入的后背,“他还问,宝船头节日能不能完?我说:能行。徒弟您看呢?”

玉儿放下书包,一边吃着冰冷甜润的西瓜,一边看父亲破钞三年工夫做的那条宝船:“咳,这船甚么时候能完呢?奇哥哥说,等完了活儿,家里就有好多好多的钱了,他要带我们去逛天桥儿、逛隆福寺、逛北海呢!”

梁亦清把手里的这块瓜递给玉儿,又拿起一块递给壁儿,这才号召韩子奇,一起吃瓜。

“是啊,起先我也没在乎,瞅见一个黄胡子、蓝眼睛的洋人出去,蒲老板一向送到门口,两小我叽里咕噜说着洋话……”

韩子奇停下活儿,接过来玉儿捧着的泥玩具。这东西不过两三寸高,做得也并不精美,却风趣敬爱:人身、兔脸,竖着长耳朵,身穿大红袍,三瓣豁嘴儿,笑嘻嘻的,令人发笑。“徒弟,这实在就是个玩艺儿,没有人把它当神!中秋节说话就到了,街上尽是卖兔儿爷的,这倒也是个挣钱的买卖!如果咱用玉做成兔儿爷,必然比这还隧道,趁钱的主儿过节,也就不买泥的了!”

光阴在催着新的一代一天六合生长,壁儿、玉儿也长大了。十四岁的壁儿已经出完工个大女人,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都雅:幼时的圆脸变成了尖下颏儿的冗长脸;洁白的肌肤,衬着一双乌黑晶莹、闪着幽蓝的光辉的眼睛,两弯新月儿似的眉毛;满头黑发光滑柔嫩,在颈后梳成一条大辫子,一向垂过了腰;身材长高了一头,当时的衣服固然广大,也难以袒护芳华期少女发育趋于完美的体型特性。跟着春秋的增加,她和父亲、师兄说话不像畴前那样随便了,只是自发地在肩上为他们承担起了更多的任务。饭要让他们吃得及时,吃得适口;四时衣服,补缀浆洗,不消妈叮咛,就抢在前头了。妈老了,又常闹病,愿真主祥助她长命,壁儿统统都替她做了。至于柜上的事儿,自从有了师兄,就不消壁儿为父亲操心了。师已是父亲的好帮手,不管进料、送货、存款,父亲都放心肠交给他去办,向来都没有出过不对。他每次出门返来,都向徒弟一五一十地报账,报完了,徒弟就说声:“成了。”实在徒弟内心都稀有,在一边旁听的壁儿内心也稀有;正因为稀有,才精确无误地晓得他没有不对,才更加信得过他。行里的人都说,梁老板的门徒哪像个门徒?的确像他儿子。另有人说得叫民气里跳:像个姑爷吧?这些话,当然也传到梁家的人耳朵里来,只是假装没闻声罢了。这些嚼舌根的!儿子又如何样?姑爷又如何样?你们家的姑奶奶横不能养到八十不嫁人吧!壁儿内心忿忿的,又慌慌的,就像春季的骨朵儿在风中扭捏,花儿,迟早总要开的。

mm玉儿已经六岁,像是跟着壁儿的模型铸出来的,姐儿俩越长越像,不常来的客人常常错认成壁儿,实在,壁儿已经比mm高出一倍了。玉儿比壁儿荣幸,她的童年,赶上了废私塾、兴书院。梁亦清爱女如子,提出让王儿上书院,老婆白氏说:“咱回回里头,还没见过女人家上书院的,学了有甚么用啊?长大了,聘给人家,还不就是洗衣裳做饭!”梁亦清不觉得然:“我梁亦清如果肚子里有点墨水儿,奇珍斋也许就不是明天这个样儿。唉,我这辈子就只能凭技术用饭了,下辈子呢?女孩儿没技术,再不识字,只怕久后要刻苦啊!壁儿没赶上,我不能再误了玉儿!”韩子奇也帮着小师妹讨情:“师娘,上书院用不了多少钱,我和徒弟俩人干活儿呢,供得起!”壁儿平常待mm如同母亲一样,她盼望着mm将来比她强,就说:“妈,家里的活儿有我就够了。玉儿在家也没事儿,还不如让她去念几年书。识了字,还能帮忙咱娘儿俩记记经文呢!”白氏本是没有主意的人,便不再禁止,玉儿入了书院。

“美!”玉儿挥着胖胖的小手。她听得欢畅,吃得急,西瓜籽儿沾在脸上,像一颗痣。

韩子奇把那件泥玩具把玩不已,真的要赶在中秋之前试一试了,比及他的兔儿爷k市,徒弟的宝船也该完工了。

韩子奇伸手抿去她脸上的“痣”,笑着说:“看美得你!咱还得在排云殿前头费钱照张相,徒弟、师娘坐在中间儿,壁儿和你*在两边儿,我站在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