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倒卖战舰[第2页/共2页]
至于第二点吗,有一句话叫有利不起早。如果没有甚么物质上的好处的话,想让德国人本着“两国友情“帮手打前站那是绝对不成能的。而当徐杰包管只要德国帮忙中原措置了本身的存货后,将会用这笔钱在德国订购新式战舰后,德国人当即表示,好哥们不分你我,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归正土耳其人的英镑终究要落到德国人丁袋中,就当为本身打工吧,因而乎,这项名誉而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一个叫埃里希雷德尔的年青少校身上。
小国的运气向来不把握在本技艺中,他们要依托大国,本身可否从一场战役中得胜直接取决于大国博弈和支撑力度。本来在远东题目没有处理之前,俄国人不筹算在巴尔干脱手的,但是因为一件小事导致的胡蝶效应,让俄国人被迫提早干预巴尔干的局势,而这个事情的启事则是由徐杰引发的。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固然俄国摄于德奥的权势不敢在巴尔干妄动兵戈,但是支撑巴尔干的斯拉夫人抵挡土耳其还是能够的,因而乎,在俄国的撺掇下巴尔干各国和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筹办大干一场。
第一点,作为威廉二世死力拉拢的工具,为土耳其供应能够痛打俄国小弟的战舰是一项非常成心义的事情。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俄国主力东移以后。不然的话,固然间隔远点,但是俄国水兵到了地中海后还是能够一只手将土耳其打翻在地。至于土耳其的后勤保障才气甚么程度,前面已经说过了,万吨级战舰已经是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