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闻虫灾人心惶惶,想办法全家上阵[第1页/共2页]
对这李大郎几个也没多想,那粳米、粟米他们本来就舍不得吃,能换了银钱家里多个进项,几人都很欢畅。
李大郎前前后后的也摆了有进一年的摊儿,又卖了几次鱼和这些买卖人也算打过交道,以是一进粮铺就和掌柜的还价还价了一番,可本年的粮食虽没有夏季里高,可黑面一斤也要10文钱,苞谷面一斤更是要到了20文,跟往年白麦面一个价儿。
进了城三郎和四郎去了县学,司徒嫣和大郎、二郎去了粮铺。“大哥,你说这黑面要买个多少?”
第二天一早,李大郎赶着车拉着弟妹们进了城。县城外已经能看到很多的哀鸿。在这新昌县周边十几个村庄,有起码四五个村庄和李家村一样没有河道颠末,也是靠天用饭,实在如果李家村的村民这会儿没有挖水窖存水,怕早就和这些人一样了。
“小五,苞谷面也多存些。”二郎还记得小妹不喜好吃黑面,以是想着也给小妹多存些粮。
不但鱼价高了上去,因客岁深耕肥地,本年后院谷物产量也比客岁高,三亩水稻更是收成了近9石稻谷,晒干磨碾后,出粳米720斤,稻壳180斤,稻杆1080斤。
司徒嫣为了能将鱼卖个更好的代价,还特地让李大郎赶着车将鱼卖去了,辽东郡治所襄平县城的酒楼,一条近3斤的鱼卖到了80文,155条鱼一共卖了,12两400文。
“这虫子叫蝗虫,俺之前听人说过,‘久旱必有蝗’指的就是这个。”司徒嫣的话让李大郎健忘了悲伤,回想着畴昔,“还真是的,小五,俺记得五年前闹虫灾那会儿,恰好之前就是个大旱年。”
“丫头,你可听真了?这但是大事儿,如果然有虫灾,怕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老村正这会儿听的内心直发颤,手都有些颤栗,五年前的那场虫灾他现在想来另有些后怕,这如果然的,这日子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司徒嫣付了4两银钱,粮铺找了辆驴车开端装车帮着运到城外。司徒嫣家的骡车并没有进城,本县人进城不要钱,可如果“轺车”(马车)等进城就要交10至20文不等。并且这还是空车进城的价,如果运货还要“估税”。
“俺看着买个二石的也就够了,家里之前存的也另有。”
后院统统的收成司徒嫣全收进了戒指里,对李大郎几个的解释却宣称,是她去县里找了粮铺的人都给收走换了银钱。
“俺们百口人一起尽力,至于能不能保得住地里的粮食,俺也不敢包管,可如果甚么都不做,就连点儿但愿都没有了。”
“行,那俺们明天一早的就进城,趁便送三哥和四哥去县学。”固然司徒嫣的戒指里已经存了很多的粮食,可这天儿旱的短长,司徒嫣模糊间另有种莫名的不安,也想多存些粮食,并且因她清算恰当,空间戒指里另有很多的处所,能多存些粮食她这内心也能结壮些。
大定二十二年,六月十九大暑,司徒嫣家后院的三亩水稻、二亩粟、一亩蜀黍因司徒嫣顾问安妥已经成熟,五人也花了五天的时候,排水起鱼割稻晒谷。
“小五,你真有体例,那虫灾可邪乎的很,满天满地的都是,别说抓,就连屋都出不去?”
“小五,你说啥?”李大郎还记得五年前的事儿,那会儿他吓得抱着弟弟们直哭。
司徒嫣也不想多呆,家里还要做些筹办,虽说后院地里的粮已经收了,嫩芽还没下,可官田那边另有十天赋气收割,虽说家里不指着官田用饭,可辛苦了这么久,如果庄稼全没了,司徒嫣也心疼。
“那俺们就买二石黑面、一石的苞谷面。”当然这都是明面儿上的,司徒嫣但是筹算买上10石的黑面、5石的苞谷面、5石的苞谷渣子。
“五爷爷,现下县城里统统的铺子全都关了,俺虽说不知这事儿是真是假,可让婶子嫂子们得了信儿,做些个筹办也是好的。当然如果没有这事儿那是最好,眼看着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秋收了。”
六月下旬,晴和如洗,李大郎担忧的和司徒嫣筹议,“小五,这天如果再不下雨,俺看家里官田的那块地怕是要保不住了,地里的麦子已经开端灌浆,五个水窖有三个已经空了。本年怕又是一个灾荒年,家里要早点存些粮食才好?”李大郎想去县城多买些黑面。
入夏后一场雨都没下,山上的水源几近干枯,官田的五个水窖也早就空了,排挤的水这会儿全存进了那边的水窖。而起出来的鱼,司徒嫣此次一条都没留全卖了。她考虑到本年的旱情要比客岁还重些,河水早在六月上旬就已成了小溪,眼看着就要干枯,当然鱼价也较客岁还高。
“可不是咋地,本年村里的人家都跟着你家学着挖坑存水,幸亏这些日子都挨了过来,如果然遭了虫灾,嗨,俺就怕这村里剩不下啥人家了。行,丫头你先归去吧,俺这就去找你村正叔。”
“管它有没有效,小五你不是说,试过就有但愿,不试可连但愿都没有了。”三郎感觉这主张或许能成,内心也没有那么严峻了。
掌柜的也经历过那场虫灾,天然晓得其中短长,忙将客人都请了出去,将店门关了。
回到家,司徒嫣连家都没回就去了村正家,“福婶儿,俺是小五,快开门,旺福叔在家吗?”司徒嫣内心急,边拍门边喊。
“对,那就错不了。这会儿哥哥们也别悲伤,要做的事儿还很多。”
而二亩粟田、一亩蜀黍共收粟5石,蜀黍(高粱)2石半。出粟米400斤,糠皮100斤;蜀黍200斤,糠皮50斤;桔杆780斤。
李大郎买的粮因已经装好车,掌柜的也就没强行收回,还帮着运到了城外。司徒嫣这会儿内心只剩下担忧,跟李大郎说了一声,就跑去了县学接三郎和四郎。
“大哥、二哥你们先别哭,俺另有些体例,只是不知管不管用?”
人刚进粮铺,就看到掌柜的躬着身子在和一其中年人发言,“店主,你这才走了不到半天的咋就返来了?是不是襄平那边也进不到货?”
“好,小五,你说吧,让俺们干啥?”李二郎也收了泪,用袖子往脸上一抹,四人一起望着司徒嫣,脸上神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老全,去把店门关了,把柜上的粮全收进库里,这段日子不卖了。”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这才各自去忙。也去知会村正家一声,明天就反面小羊儿一起进城了。
“小三说的对,俺们干。”李大郎也沉着下来,带头跑进了柴房。
司徒嫣进了东次间,将门叉好这才进了戒指里开端找草拟药,将驱虫的草药全找了出来,还找了些雄黄,勉强包出110份,用纸包好交给李大郎100份。又将戒指里的破纱布都找了出来,补缀好筹办做出几个纱罩,好将后院的牲口窝棚全盖起来。这蝗虫固然不吃牲口,可满天的虫子会吓的猪不吃食,鸡不下蛋。
司徒嫣晓得这老村正才是家里顶梁柱,也没担搁将城里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五爷爷,俺之前也听过这虫灾,那铺天盖地的一扫而过,连天都看不见的,不但吓人并且地里啥也剩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