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柴火用来换废纸,绣样也能换布头[第2页/共2页]
“这位小哥儿,是俺眼拙,这里恰好有本薄册的,你就在那张桌上抄,等抄好了,你再来找俺。”伴计将一本册页书和一本空缺的册页递给了司徒嫣。
司徒嫣见事情定下了,又和中年男人客气了几句,看看时候也不早了,这才分开。这管事姓王,家就住在西街上,白日里在县学当个管事,虽说银钱少些,但好歹轻省,没啥烦心的事,也就一向做了下来。今儿个能遇见司徒嫣,得了这个好处,他是满心的欢乐。
“小娃子,这是三十文钱,这两袋子碎布可重的很,你一小我怕是搬不动。”
司徒嫣将三十文钱先收进了怀里,这才接过两袋碎布,“费事掌柜的将这两袋帮俺放到门口,一会儿俺找大哥过来拿。”
这才又问了一下,手抄一本书能给多少人为,伴计觉得司徒嫣是给家里大人问的,也没细想,就细细的答了,册页书,薄的10文一本,厚的15文一本,如果卷轴书或是经文另算。
掌柜的拿着这绣样爱不释手,她可好久都没见过这么都雅的绣样了,一样是花,这花腔式别致,两朵并蒂却又不是并蒂莲。
伴计这回是真的信赖这小娃子家之前必是个繁华的,怕是因着甚么事,现在糟了难,这才抄书换钱,只看这娃子的字和画,就知之前家里的私塾先生也是个学问大的。才气教的出这么好的门生。
正了正衣服,司徒嫣这才上前拍门。连敲了三次,才听到门里有人回声,“谁呀?”
司徒嫣并不想以这个为生,以是直言回绝了,只说每逢大集时,都会来抄上1、二本的。得了十文钱。又向伴计要了一张纸,就着剩下的墨描了个花腔子,一会儿去绣铺好换些针头线脑的。
虽说北魏国入朝为官是九品中正制,靠的是出身、银钱、和家世,可司徒嫣还是但愿李家四兄弟能多读点书,就算不能入朝为官,起码能明断是非,并且保不齐哪天就能用的上,有备无患。
掌柜的手还举着,被司徒嫣如许一说,反而有些不美意义,忙换了副嘴脸,将纸接了畴昔,边说边翻开看,“你这小娃子嘴还挺利索,哟,这绣样可真好,这如果绣到帕子上,再配上色,那可真真儿的出彩儿了。”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刮微信公家号“qdread”并加存眷,给《乱世清平乐》更多支撑!
掌柜的想想也是,这大人再放心,也不会让一个孩子来卖东西,想是因为这是绣铺,大男人分歧适出去,这才差了一个小娃子出去。也没多想,将两袋碎布放在了门口,恰好有客人来,掌柜的也就没再理睬她,自去忙了。
伴计一向留意重视着司徒嫣的行动,看着她一板一眼的行动流利,非常那么回事儿,这才放心的去做别的事,内心还暗自嘀咕,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六岁多点儿的娃子就能抄书赢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