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天命皇后 - 第1章 金陵周氏

第1章 金陵周氏[第1页/共2页]

惊蛰已过,东风解冻。若在北地,此际还是风已暖水犹寒,然都中金陵地处江南,早已是一派落梅翩翩、柳丝缠绵的春意盎然。

周仲莘面带羞惭道,“儿子有愧,前日已得了老爷告诫,还未向太太请罪。”段夫人温声道,“莘哥儿言重了,老爷是为功课上的事说了你?”

周仲莘闻言,身子一松,却也不敢舒缓的过分显眼,忙对着段夫人深深一揖道,“儿子替姨娘多谢太太体贴。”

因晚间春寒另有几分料峭,周元笙便捧动手炉,一面用银簪子拨弄了香灰,闲闲笑道,“你那是前儿的风寒还没好利索。”

这话却让周元笙无从作答,她想着那日外祖母同她一番推心置腹,那略带忧愁,欲言又止的神采,内心一时也难辨其意,便即垂目笑了笑,不置可否。

茯苓撇嘴道,“我晓得他是主子,是他要找我,就等一时半刻的急甚么,左不过是为金姨娘那点子事,和我有甚么相干。”说着还是不急不缓地出了房门。

茯苓轻哼一声,淡淡笑道,“那昭阳郡主长甚么样谁见过来?我只瞧见过我们太太的姿容,那才是世人不及的。三女人小小年纪,才貌连皇后娘娘都亲口夸奖过,想来这世上也没几人能比得过。”

茯苓跟在段夫人身后,听太太愣住了话头,见缝插针道,“太太去里头检视检视,我瞧着都清算的差未几了。大女人是明日从姑苏府出发,水路不过四五天的工夫也就到了,太太如有甚么要添置的,也还来得及。”

“这是端庄事理,任谁都劝止不得。”薛岚点头道,“可也未见得你就回不来啊?”

薛岚闻言,用心做出一副天机不成泄漏的模样,笑着闭口不言。周元笙心下却着紧此事,沉不住气地催道,“是也不是?外祖母有没有说过这话?”

“不要紧的,二哥很快便会上金陵去。”薛岚俄然鼓掌笑道,“本年春闱期近,二哥是应天府解元,此番得中进士当不费吹灰之力。既为天子弟子,今后长驻京师,岂不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周仲莘见她作态,无声一叹,晓得本身在她面前讨不得药,可病人却等不急,心下焦灼,待要再开口求恳,忽听得外头丫头们报,太太来了。

茯苓听她语带调侃,一双净水眉顿时倒蹙,笑着伸脱手就要拧她的脸,口中只道,“烂了嘴的小蹄子,竟敢打趣起我来,看我不撕下几块肉来不算完。”

周元笙心内一叹,想到明日出发,那送别的人群中,竟不会有薛峥的身影,神采微微一黯,忙又拿起一颗盐浸金桔放入了口中。

“好个没心肝的丫头,我不信你不懂我的话。”薛岚笑嗔道,“目睹你明日就走了,本来却也不惦记我,可叹我操了这一世的心,为着你,竟是全白搭了。”

周元笙低眉一笑,轻声道,“我不是不肯说实话,只是实话该是――全不由我们本身做主。舅母待我自是跟亲女儿普通,我内心当然欢乐能长悠长久留在她身边。可我到底是周家的女儿,总该归去奉养祖母、父亲。”

世人又是一番啧啧称奇,漱玉点头笑道,“本来如此,我们家大女人还没返来,就已是珠玉玩器堆满绣房了,可见老太太、老爷太太多疼她。”

段夫人行至近前才瞥见周仲莘,笑问道,“莘哥儿也在,本日放学倒早?”周仲莘先向母亲恭敬问好,方欠身道,“儿子放了学便来给太太存候,太太本日去舅母家可还顺利?”段夫人含笑道,“都好,你舅母还问起你们姐妹。”

漱玉腹中嘲笑,这茯苓明显不知人家长甚么模样,偏生避而不答,又夸奖起本身主子来,她很有几分瞧不上那拿乔的模样,便笑道,“姐姐真真是太太屋里最忠心的一个,事事都向着老爷太太,和三女人。才刚还为这虎魄书案替老爷打抱不平,不晓得的还觉得你甚么时候被指派去外书房服侍了,老爷很该调了你去呢。”

周元笙望着表姐明艳的双眸,摇了摇首道,“我此次归去另有旁的事要做。固安公主到了将笈之年,皇上要为她遴选侍读,京师三品以上人家的女孩都能够参选,这是明话罢了,实则也不过就是那几小我家,周家便是此中之一。”

茯苓略略侧身避过,道,“三爷这话差了,姨娘的药我前两日就已取出来交给翠羽。太太一再叮咛,家下人等求医用药最是第一等要紧事,再错不得,我并不敢担搁。三爷还是归去好生问问翠羽罢。”

还砚斋的大丫头漱玉回道,“姐姐放心,一早就拾掇利索了,只等着太太来看过,另有哪处不当,或要添置或要改换,我们立时就按太太叮咛的办。”忽见小厮们抬着书案跨进那窄窄的院门,便猎奇道,“呦,这又是甚么奇怪物事?”

薛岚噗嗤一笑道,“这话还用祖母去说?我们家谁最不但愿你走,谁最盼着你返来,你只细想去罢。”

茯苓笑道,“你们懂甚么,这原是暹罗国上贡之物,昔年是太爷得了皇上赏,一向也没舍得太用,就搁在那库房里头。前儿是老太太提及大女人学问好,文房上的一应物事草率不得,才想起它来,赶紧叫太太开了库房找出来。”

段夫人摇首抱怨道,“如何不早说,金姨娘的身子要紧,且也没甚么烦难的。”她转顾茯苓,叮咛道,“去库里给金姨娘取些人参,要上好的高丽参。”

薛岚拈了一颗嘉应子含在嘴里,甫一入口倒被酸得一激灵,蹙眉道,“这果子盐落少了,却还不敷甜。就如同我现下的鼻子普通,都是酸酸楚楚的。”

身后之人唯唯称是,还砚斋里头的人闻声动静,忙迎了出来,三五个穿红戴翠的丫头堵住正房门口好异景望,又见打头的是茯苓,都赶着上前叫姐姐。

茯苓在屋内早闻声了,却假装不察还是和丫头们打趣。半晌见漱玉出去,将她拉到一旁,低声道,“你也美意义,一个小爷在外头巴巴得说就教你,还不快去呢,好歹他也是主子。”

见她摆出一幅无所不知的模样,便有人问道,“姐姐随太太见过大女人未曾?究竟是怎生模样?听人说她边幅随了母亲昭阳郡主,是个绝色的呢,不知比三女人如何?平常我们提及来,三女人可也是京师数一数二的美人。”

段夫人轻叹一声道,“你这孩子,偏生这么多设法,我倒没在乎这话。老爷如本年近不惑,只得你一个儿子,我天然也满心疼你。”她笑得一笑,又体贴道,“你姨娘的病可好些了?”

茯苓被一群莺莺燕燕声围住,不由笑道,“蜜斯们可都不消干活了,借着这工夫偷懒,细心太太晓得了可不依的。”说着朝正房内望去,因问道,“都清算安妥了?”

薛岚大略一想便即明白,点着头道,“周家现是皇后母家,你父亲也算得是国舅老爷,当然轮得上你家。”她俄然双眸一亮,旋即深深皱眉道,“传闻太子妃薨逝一年,皇上皇后要再为太子选立正妃,这侍读的项目,该不会就是给太子相看人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