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浙西大旱[第2页/共2页]
战后,为赔偿处所,林缚专门给官溪县拔出银款,在杉溪上游修造永备性的拦河大坝。
河南、关中大旱,从崇观八年秋后开端,持续到崇观九年,差未几也有二十余县持续两季绝收。而当时中州郡司及燕京的财务才气已经给南北两线的战事耗损洁净,又没有淮东钱庄如许的机构,为中枢财务供应充足的弹力,救灾不力,使得疫病横行,饿殍横野,前后导致近百万的哀鸿外流。
只是其他处所就没有官溪县这么荣幸。
官溪县是上饶会战的主疆场,为记念此战,才改名为官溪县。
统统的事件都是一环套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题目,全部新政推行就行迟滞下来,乃至会走回旧路。
林缚将宋佳以及伴随宋佳的左氏姐妹及入江绫织唤来一起用餐,入夜后也不得消停,一封从浙西传来的急函,再次在深夜将林缚从床榻上唤起。
造拦河坝,以改水文地理,调度旱涝,仅仅是当代水堰工程里的一项;汗青要追溯的先秦期间,最闻名的莫过于战国末年的都江堰了。当时川西平原涝时水淹千里,旱时又赤地千里,在都江堰修造这后,才使得川西平原上近三百万亩膏壤,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而哀鸿外流,打击周边府县,则构成更大范围的流民,最后差未几有两三百万流民涌入江淮地区,底下又有刘安儿等野心之徒掀风鼓浪,终究酝酿出囊括中原的淮泗流民军大乱。
现在江宁治下有七百多个县,要设六千到八千个乡司,基层吏员起码需求三五万人才勉强够用。
浙西及江西东南部二十余县受大旱涉及,差未几有近四成地步两季绝收,其他粮田也是遍及减产,二十余县受灾,触及两百五十多万人丁。
换在旧时,三百万银元是一个大得叫人咬舌的数量。
“上饶府也受触及,官溪县应处于水灾中间,但受灾恰好是二十余县里最轻的一个,乃至不足力向四周受灾县供粮,看来筑坝拦河一事,确切是大有裨益的……”苏湄看着公文,说道。
“如果仅花三百万银元能将浙西的题目处理掉,支度司还是能勉强承担的,”林缚说道,“不消加税,也无需向淮东钱庄及殖商银庄乞助;浙西大旱,倒是好些人想看国公府的好戏,怕是要叫他们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