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2页/共2页]
徐钟死时犹虎目圆瞪,是一员勇将,不甘心向江东左军屈降,率部攻垒不过是求一死。
固然是个没下身的阉臣,也可谓当朝少有的无能之臣。
“这是该当的,”张晏说道,“太祖天子曾言,奖惩不清楚,何故立国?先帝用本官治盐事,曾言盐铁使亦为两淮之耳目虎伥,圣上也以此语送我。为林大人请功,实是我尽耳目虎伥的本分……”说到这里,张晏微微的笑了起来。
是役,江东左军前后歼、俘寇兵一万两千,沉重打击了奢家借东海寇权势向北扩大的野心,本身仅伤亡两千两百多人,在浙东局势腐败之际,战绩特别的光辉刺眼。
张晏捋着颔下假须,眯眼笑道:“林大人过谦了,林大人亲身统兵厮杀于外线,哪一点都要比本官强上百倍……”张晏能掌两淮盐事十数年不倒,林缚的这点恭维伎俩还不放在他眼里,他却不得不承认曾经给东南士子清流鄙弃、不屑一顾的“猪倌儿”借着军事上的庞大胜利名誉如日中天,模糊将为一地雄杰,再也不容别人轻视。
且不说早前就有密约,当前的局面,江东郡的半个东线都要江东左军来支撑,林缚硬要将鹤城占畴昔,张晏也没有体例反对。
“为朝廷效力,岂容推让?”林缚说道。
张晏也不管林缚此话是至心还是冒充,不再说这事,眼睛看向鹤城司都监宋小波,说道:“鹤城匪事已靖,大丰、射阳盐区煮盐所需草料,便要依仗你了……”
林缚哈哈一笑,与张晏及诸将往寇将徐钟中箭身亡处走去。
“既然张大人这么说,苗大人那边我就不回绝了。”林缚说道。
“下官愿为张大人之虎伥。”林缚恬不知耻的奉迎道,内心却想皇上成心迁都,不成能将筹办之事都拜托岳冷秋,内侍省说不定会构成“南张北郝”的格式。
“皇上也不能差饿兵啊,林大人不要推让,”张晏笑道,“我虽为朝廷掌盐事,但所得盐银一分一毫都为官家统统,本官不能学苗硕不经奏准就私助军资,还望林大人能谅解。”
林缚暗感可惜,张晏不像郝宗成需求用军功来粉饰本身的无能,不然倒能暗中卖些首级或战俘给他换些银子救崇州之急了,心想客岁一千颗首级卖二十万两银子的功德今后多数不成能再有了。
张晏见林缚倒不像是装胡涂,内心反而有些迷惑了,便说道:“江东左军此役守土有功,歼、俘寇兵盈万,郡司赏之,本官就未几嘴说甚么;别的林大人护盐有功,本官将专奏圣上,为林大人请赏……”
“御守疆海,下官责无旁贷也,”林缚说道,假装偶然的提起苗硕来,说道,“下官在嵊泗时,内常侍苗大人也如此鼓励下官,曾许奏请万寿宫出银六千两捐为江东左军的军资。下官也不知宫中的端方,是不是婉拒为好?”
若说虞东宫庄的苗硕是梁太后在江东的眼线,那张晏便是天子在江的虎伥。一个在崇州南面,一个在崇州北面,林缚在崇州想做甚么小行动,也没有天高天子远的便当。
“这个,这个,下官怎担负得起?”林缚诚惶诚恐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