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各怀心思[第2页/共2页]
淮东也只说这些处所方才经历战事,受培植严峻,民生极待规复,朝廷不贴赋税,实在没有借口去强行插手处所事件。但以刘庭州对淮东的体味,猜测单就此时已经处于浙东外线的明州府,每年就能给淮东供应上百万石粮的税赋。
修石塘最耗银子,山阳大堤所利用的条石,上千斤一块,山阳客岁筑堤所用的两万块条石,都从周遭丘山开采下来,破钞人力、物力无数。
董原现在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亲身出濠州城到城东船埠驱逐盐商朝表,倒不感觉屈尊。
刘庭州又想到楚王元翰成这些天的热忱,此次不便亲身出面来与盐商相会,但派了王府管事陪董本来濠州,也有从中搭桥牵线之意。
董原眼下只能从长淮军内部拉拢将领去节制陶春――陶春使去岳冷秋的庇护,想要跟董原斗,怕还是差了一些。
为制止轰动罗献成,董原只派肖魁安率一万精锐去信阳驻防兼围歼陈韩三;董原在寿州乃至只保存五千战卒,他此次约莫要将四万五千余兵马都转为屯卒,筹办先在寿州广营屯田。
想想本日淮东战卒就超越十万之数,背后差未几另有划一范围的辎兵军队,真是叫人担忧啊。
楚王与长淮军的干系,要追溯到淮泗战事期间,长淮军被困徐州城里长达大半年,楚王与岳冷秋共抵劲敌,在长淮军将卒当中,有很高的名誉。
刘庭州心想楚王莫非也看到这此中的奥妙之处?
山阳能修石塘,启事有二。
宁鲁之争,当时起决定性感化还是淮东的态度,又或者当是鲁王不在青州,而在济南,说不定就能争过宁王――当时青州没有强行拥立鲁王的气力,林缚率兵就驻屯在莱州,但梁家有,只要梁家先有行动,淮东不想跟梁家拼个两败俱伤,那就只能跟着拥立鲁王。
内心越是担忧淮东有不臣之心,刘庭州越感觉有需求支撑董原在淮西扎下根底,毕竟将来还能有个停止淮东野心的人物存在,无益于局势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