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易帜[第2页/共2页]
闽江口还没有翻开封闭,兴安与霞浦不拔,没法直接攻打晋安城,比起夹攻霞浦,从兴安到闽江口之间,明显很难找到一个让淮东水营熟谙又能给大范围兵船泊岸的地点来。
奢文庄应当早有预感宋氏的几次,明面上在闽东本地的设防是北重南轻,但公开里对南侧兴安城的设防不成能放松――故而主攻方向放在南或放在北,辨别并不大。
两年前,为了打击闽东的帆海潜力,赵青山就率南袭船队,将三沙湾沿岸狠狠的扫过一遍,此次还是挑选从三沙湾登岸。
“你们也多出运营策,这仗打不好,不但淮东会兴灾乐祸,便是江宁城里看朕好戏也大有人在。”永兴帝说道。
赵青山站在船尾舱的船面,心想:周同这时候应当率兵赶到霞浦北面的分水关城下了吧?
近两个月,永兴帝几近就没有伶仃召见过陈西言、左承幕等果断反对御营军出征的官员。
虽说宋义所率北进的兵马仅三千人,在这类环境下,以胡宗国为首、浙闽军在兴安城里的六千守军,却不敢等闲出城打反击,而是遵循之前的密议,筹办先撤往晋安城的筹办。
“皇上息怒,”见永兴帝大发雷霆,王学善、余心源劝他息怒,说道,“许是淮东迩来兵势大张,才叫宋氏屈就的。”永兴帝对淮东已是如此猜忌了,他们就没有需求再添油加醋,免得永兴帝落空明智,将局势搅乱。
张晏最后也是果断反对谢朝忠出兵,但见永兴帝情意已决,就没有再对峙,也就没有给永兴帝猜忌、见疑。
大部分将卒都在舱室里避雨,也有部分将卒在船面上保卫,披着雨蓑,船工、海员冒雨调剂帆桅,做离港出海前的最后筹办。
陈西言名誉虽高,但在吴党内部主张谢朝忠出兵的官员更多一些,导致陈西言与余心源半公野蛮的分裂,更多的吴党官员、士子都投到余心源的门下。乃至有言官拿江宁旧事谏称陈西言当年主导到曲家通匪案,故意直接将陈西言扳下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