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改旗易帜[第2页/共2页]
“将军请言第二件事吧。”陆寻问道。
“家父本欲将陈洪和朱厚熜一同押送进京,陈洪与陆家有深仇大恨,曾虐杀对陆家有恩之人,实难宽恕。天恩怜悯,估计是上天已经得知本日俞将军有此要求,为不让我父皇摆布难堪,陈洪已经自缢于成都府。人死灯灭,只怕俞将军这个要求,我们实在有力回天。”陆绎说道。
俞大猷一愣,点了点头:“陆家仁义为先,向来不会就此哄人,我信你们。陈洪虽为寺人,但智谋战略皆不在我等之下,行事上虽有过火之处,可也是为了其主。何况管理赃官,安宁民生,也算有功于民,既然斯人已逝,那便罢了。只是可否厚葬于他,也做表扬其心?”
“这.....”群臣面面相觑,大师都感觉陆家战略了得,并且天佑陆家,非常荣幸。先前若不冒然进击,倒能获个好名声,陆家仁义,定不能虐待西凉。可现在却的确是进退两难了,俞大猷俄然回撤,让西凉支出了这么多兵士的性命,却甚么都没获得。俞大猷还归降了新国,如果再度打击,凭着陆家常日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脾气,必然打起仗来,只怕战端一开就连缀不休了。乃至有人思疑俞大猷早就归顺了陆家,只不过如此一来西凉已经占有的处所就没法夺回了,故此才在夺回地盘以后才光亮正大的归顺陆家,来掩悠悠之口。只不过这般只是猜想,事已至此,再提这个就有些推辞任务给君王了,更晓得夏大德陆炳兄弟情深,到时候夏大德如果怒了,只怕本身没好果子吃,故此固然心中生疑却并未几作张扬。
“一派胡言!”有人叫到,只见一名将领身穿铠甲剑履上殿,走到夏大德面前,拱手抱拳立而不跪道:“见过王上。”(未完待续。。)
吐洪伊.乌梁海也就是夏大德两今后接到动静,看着群臣冷冷说道:“当时本王不让你们打击巴蜀,唯恐挑起两国之争,尔等却纷繁反对。宣称不成为一己之信义,毁了西凉之大业,巴蜀敷裕若能占得一隅。便即是多了一个粮仓。还说甚么此次出兵,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岂能无功而返甚么也得不到。我拗不过你们个人上书,这才承诺下来,哼,成果现在呢?不但甚么也没获得,更是令我西凉进退两难。进则与新国策动战役,至我与吾兄弟陆炳反目,更陷于两邦交兵当中。退则有损我西凉国威,事已至此,本王也不是抱怨你们,只不过当日宣称要进击的诸位倒要说出个一二,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啊。”
“罢了罢了。你们两人智谋了得,我就不再卖味儿了。依足下之见,接下来我该如何行事?”俞大猷问道。
“已经快在路上了,世叔只需策马而归,若小侄推算的不错,这些衣物器具定当与世叔同时达到。”陆绎笑着说道。
那大臣又道:“然现在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权势强大,尚且可与新国一敌,更胜于新国,但天意难测,陆家有朝一日如果权势强大,而我国正值多变之时,他们待时而动,就更是对我国有致命打击了。何况我西凉虽地大物博,却远无新国所占国土富庶。那边有多量粮食,有发财的都会,繁华的经济,享之不尽的繁华繁华,若不趁此时取之,又更待何时?我主,我百姓族庞大,各民族之间依有旧仇存于心。此时如果名不正言不顺的退了,只怕有损国威,民气动乱,到时候或许会有人觉得我们不敌新国,乃是国力弱退之象,做乱事小,投敌归顺是大。有人如果投奔新国,情愿供新国差遣,那王上到时还能念兄弟之情不伐不征吗?”
俞大猷哈哈大笑道:“合着你们是一件事情也没承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