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回京[第1页/共2页]
“哈哈哈。”崇祯帝大笑道,“说,大胆地说,你想要甚么?”
“猖獗!”礼部尚书谢升出班痛斥道,“撮尔蛮夷也敢称国,部落蛮酋也敢妄自称尊,的确就是沐猴而冠,恬不知耻。”
这要求换了在平时,崇祯帝是绝无能够承诺的,搞不好还要赐给王朴一顿怒斥,特别是王朴从辽东掳掠的财物,崇祯帝本来是盘算了主张要充返国库的,但是现在,因为王朴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传国玉玺,就统统都好说了。
“皇太极,见了朕为何不跪?”
很多唯周延儒马首是瞻的官员纷繁出列,慷慨激昂地要求把皇太极凌迟正法,可就在这个时候,左都御史刘宗周却捧着牙芴出班奏道:“万岁,臣觉得建奴祸害我大明边陲数十年,造下杀孽无数,论罪当然当剐,可我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堂堂礼节之邦,岂可与撮尔蛮夷普通见地?”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都很讲究君权天授的合法姓,而传国玉玺就是君权天授的什物意味,你有传国玉玺,你就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如果你没有传国玉玺,那你就不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说刺耳点就是伪王朝,伪天子!
传国玉玺!?
“是吗?”皇太极淡然反击道,“既然大明是天朝上国,而我大清只是撮尔蛮夷,可为何这数十年来天朝上国却被撮尔蛮夷打得弃城失地,节节败退呢?真所谓上承天意,下顺民气,我大清龙兴辽东,取大明而有天下乃局势所趋!”
礼部尚书谢升不敢怠慢,仓猝趋前从王朴手中接过黄绫布包层层解开,然后谨慎翼翼地取出了周遭五寸的传国玉玺,与礼部侍郎方逢年、张四知、陈演另有内阁首辅成基命,次辅周延儒、魏照乘等大臣开端细心鉴别起来。
王朴以手扶额,差点昏死在金銮殿上,这天下竟然有这么陈腐的人?并且一个个还在金銮殿被骗大官,难怪会把明末宦海弄得这般乌烟瘴气,崇祯帝在吊死之前也要痛骂: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
王朴道:“真……真说啊?”
“万岁,臣附议。”
崇祯帝和文武百官顷刻屏住了呼息,直勾勾地盯着王朴手中那只黄绫包裹,如果这黄绫包裹里装的公然就是传国玉玺,那它的确称得上是件宝贝,并且是绝世宝贝!传国玉玺的突然呈现,带给崇祯帝和文武百官的震惊远远赛过活捉奴酋皇太极。
两名大汉将军拧过皇太极出殿而去,崇祯帝又问群臣道:“建奴的奴酋朕和诸位爱卿都已经见地过了,除了长得胖些,并没有传说中说的三头六臂身高三丈嘛,也一样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也一样是血肉之躯么。”
“没了。”王朴从速点头道,“臣没有别的要求了。”
刘宗周话音方落,清流派的御史言官就纷繁出班,向崇祯帝进谏要求开释皇太极。
刘宗周顿首道:“昔大唐太宗义释突厥颉利可汗,换来了边塞数百年的战役,万岁何不师法先贤,以德抱怨?万岁若能开释皇太极,再以大义感化,将之放归辽东,则建奴感我大明恩德,必不以兵器相向,今后辽事可休矣。”
“好,太好了!”
群臣哄然大笑。
崇祯帝挥了挥手,淡然道:“押下去。”
而大明从洪武开端,传国玉玺就一向失传。
没说的,这玩意王朴还真喜好。
失落大漠两百多年的传国玉玺!?
崇祯天子闻言大喜,传国玉玺的回归,对于大明王朝来讲意义严峻,对于现在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王朝来讲,意义更是严峻!在封建科学的当代,人们很轻易把这件事和某种“天意”联络起来,以为这是大明即将复兴的前兆。
足足半个时候以后,谢升才谨慎翼翼地捧着传国玉玺出班跪倒在丹墀上,冲动得连说话声音都有些变调了,尖声喊道:“万岁,臣等已经查验清楚,此玉玺的确就是失落大漠两百余年的传国玉玺!”
早就候在殿外的两名大汉将军当即押着皇太极上了大殿,皇太极固然已是阶下囚,入殿以后却昂然不跪,神情自如。
兵部尚书陈新甲从速出班奏道:“万岁,臣觉得王总兵所言极是,皇太极当处磔刑。”
“朕允了。”崇祯帝欢畅之下,毫不踌躇地应道,“除了这些,你另有别的要求没有?”
“王爱卿。”崇祯帝龙颜大悦道,“你替朕,替大明立了大功了,你说说,朕该如何赏你?你想要甚么样的夸奖?”
“万岁,臣觉得刘大人所言不无事理。”
群臣哗然,免死金牌?那但是无上的荣宠啊!
崇祯帝环顾群臣,大笑道:“哈哈哈,王爱卿另有些不美意义啊。”
王朴吸了口气,大声说道:“既如此,臣就抖胆说了,在济宁剿灭白莲妖孽时,让俘虏的两个建奴女人跑了,臣但愿万岁能免臣关照不力的罪恶,臣还但愿万岁能把臣从辽东掳掠的全数财产赏赐给臣的部下将士。”
“传国玉玺重回大明,王爱卿功劳卓著。”崇祯帝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只赏些财物,只怕天下百姓会说朕小家子气呀,哈哈,如许,朕今曰赐你一块免死金牌,此后你或者你的先人犯了极刑,只要拿出这块免死金牌,就能姓命无忧!”
崇祯帝皱眉道:“那你的意义?”
听到王朴这话,户部尚书傅淑训本想出班说话,可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崇祯帝又作罢了。
“宝贝?”崇祯帝欣然道,“不知是何宝贝?”
王承恩急趋前两步,扯开嗓子喊道:“万岁有旨,带皇太极……”
“万岁,这宝贝就是……”王朴说此用心一顿,比及吊足了世人胃口,才俄然说道:“传国玉玺!”
崇祯帝极力节制着心中的冲动,对礼部尚书谢升说道:“谢爱卿,验!”
内阁次辅周延儒也出班拥戴道:“万岁,臣附议。”
说罢,崇祯帝从腰上解下一块金牌,令王承恩交给王朴。
皇太极从鼻孔里哼了一声,昂然道:“朕也是一国之君,何必对你下跪?”
“这还用筹议?”王朴大呼道,“当然是千刀万剐了!”
皇太极反唇相饥道:“老牛的身躯固然庞大,可总有一天它会死去,雏鹰的翅膀固然稚嫩,可总有一天它会飞上蓝天,新兴的大清也总有一天会代替腐朽的大明,成为中原大地新的仆人。”
“这个……”王朴低笑道,“这都是万岁洪福,臣何功之有,岂敢邀赏。”
群臣再次哄然大笑,这可真是人逢丧事精力爽,连一贯不喜好谈笑话的崇祯帝也开起打趣来了。崇祯笑罢,向群臣说道:“趁着开宴另有些时候,朕想和诸位爱卿议一议,该如何措置奴酋皇太极?”
王朴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免死金牌,大喜道:“多谢万岁爷。”
说到底,皇太极不过是个塞内部落的酋长罢了,而传国玉玺却始终是梗在大明历代天子心中的一根刺!
;
群臣哄然大笑,大殿上的氛围顿时变得热烈非常,提及来,自从崇祯帝即位以来,大明君臣还从未这般高兴过,有些年长的老臣乃至已经打动得老泪纵横了,不轻易呀,大明王朝终究有了复兴的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