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页/共2页]
苑书点起了大靖北秦交兵的烽火。在北秦将领批示下从云景城中逃出的兵士还来不及收拢队形便赶上了苑书的军队,两军堕入了惨烈的厮杀中。鲜于焕这一战,失了先机失了后招,必定难如他所愿。
韩烨若死在西北,大靖二十年内后继无人,又有谁能抵当日渐强大的帝家。
灰衣人面前,韩烨以剑持于颈间,淡淡的血丝从颈间流出,一字一句沉声开口:“孤的命,对你们而言,永久比靖安侯君重,如孤死在云景山上,就算你们诛杀了帝梓元,对我父皇而言又有何用。”
连声诘责,大帐内半晌未言。韩烨放动手中之剑,望向这七人。
她回回身,看着身后的将领和满城军士,扬声开口:“本日一战,云景城再不复存,从本日起,邺城就是保护大靖边陲极东之处的第一座城池。不要忘了,你们若败北,故乡沦亡,邺城就会变成第二座云景城!”苑书猛地朝云景西山上指去,“太子为了你们独留云景山钳制鲜于焕三万雄师,这场战役,只能胜,不能败!你们败了,就是本将和太子的热诚!听到没有!”
“将军。”那侍卫见苑书始终未言,沉声道:“殿下有言,他既能引鲜于焕雄师入山,便能有将他们留在云景山上的体例,请将军放心出战。”
达赤愣神间,只听得数道衰老的感喟声响起,七道人影从半空掠来,毫无声气地落在山顶营帐和北秦雄师之间。
跟着帐中之声落定,大帐帷帐被拉开,韩烨一身乌黑盔甲坐于帐中,他望向云景山的四周郊野,唇带笑意,稳若泰山。
“殿下,您心术算尽,这三万北秦军本就是您为我等筹办的,不然就算本日有您相劝我等也会赴山南城诛杀靖安侯君,为了帝梓元,您不吝违背父命,以命将我等困在这云景山顶,如此捐躯,究竟为何?将来帝家崛起,你们两家血海深仇,您真当帝家会留韩氏宗族一条活路?当时您又当如何自处?”
足足一个时候血战,二更之时云景城的火光燃起前,北秦三千军士全灭,而韩烨身边的亲兵,亦不敷五十之数。
与此同时,二更至。邺城城头,苑书看着犹若炼狱的云景城,手猛地一抬,震天的吼怒响彻数里以外。
“既然殿下坦陈,我也未几言。我等入西北乃领命而来,并不受殿下所制,殿下应知我七人要分开此处去往军献城也不过一日时候,只要靖安侯君仍在西北,她便必定难回中原。殿下还请保重!”灰衣人开口,沉着沉着,仿佛涓滴不受韩烨所制。
大战将至,莫非还会有甚么窜改不成,苑书皱眉展开,将信上内容掠过,神采大变,一把将这侍卫的领子拧起,怒道:“混帐东西,殿下去了云景山,如何现在才奉告本将!”
这七人毫不会听任韩烨留在山顶被北秦人活捉,刚才他们所言不过松弛韩烨心神,擒住他带他下山才是这七人的目标。
除了跟从达赤上山的三万及守在城后的两万,城内八万雄师在半刻内丧失数万,让兵士活着逃出云景城才是鲜于焕当务之急。
“屠鹰,传本帅令,让统统兵士退出云景城!”
苑书力大非常,这侍卫一张脸被憋得青紫交叉,但到底是韩烨身边的人,仍沉声回:“将军,殿下说开战按打算停止,有他在云景山上钳制住鲜于焕的数万雄师,将军必能保住邺城。还请将军以大局为重,鲜于焕败北撤兵退出云景城前,将军毫不能率兵踏进云景山一步。”
跟着苑书令下,邺城城头响起军鼓,宏亮当空。
待努昊和达赤出城后,鲜于焕急招众将于城主府商讨大战提早之事。
苑书身后,满城将领和兵士对着云景西山的方向猛地跪下,震天的吼怒声在城头响起,直冲云霄。
“诸位说得不错,孤起首是大靖韩家的太子,以是韩家之错,就是孤之错。韩家的罪,就是孤的罪,犯了错就要认,有罪就要赎。如何保大靖江山,那是孤的事,如何保韩氏宗族,那也是孤的事,孤既然敢保帝梓元,就必然也能保下韩家百年承平。至于帝梓元当不当得孤救她一命,你们说了不算,孤说了也不算,她值不值得,今后天下百姓自有公论!”
以气御飞,落雪无痕,莫非是准宗师?端这七人的武力便让达赤如临大敌。莫非大靖太子孤身留在云景山,依仗的便是这七人!
“已过之事,何必再谈。孤承诺过俞老,西北之事,毫不祸及其满门。”韩烨淡淡开口,一派安然。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邺城的三万百姓,苑书长吸一口气,一时不知该不该听这道荒诞的号令……太子为了蜜斯才留守邺城,万一出了事,她将来又如何跟蜜斯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