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脸肿了[第2页/共2页]
“你还敢说冤枉,朕让你在登州监军,让你随军建功,想着今后大用。但是你呢,都做了些甚么?登州营放肆,群臣弹劾,你这个监军如何当的?”朱由检声色俱厉,实际则不然。接到来自登州王德化的密奏以后,再次颠覆了他对陈燮的认知。
“万岁爷,主子乃天子家奴,随军监督,不敢有一丝懒惰,统统都是为了万岁爷的好处。登州营到了上津,陈奇瑜嫉恨统兵游击常时仁不肯给文臣下跪,令其南下,直面四十万流寇。陛下,那但是四十万流寇啊,乌央乌央的,主子站在山头上,一眼都看不到绝顶。即便如此,常时仁还是去了,义无反顾。乌林关一战,六千登州兵浴血奋战整整一日,击溃流贼老回回。登州兵打的叫一个惨啊 ,伤亡过半,大家带伤。守备王贲,身负十余创,犹自高呼鏖战。可爱那卢建斗,见死不救,坐实登州营苦苦支撑,说甚么侧击敌后。万岁爷,要不是登州游击常时仁派了五百马队死死护着奴婢,万岁爷这会瞥见的就是奴婢的骨灰。最可爱的 ,还是那天雄军,战时坐实友军苦战,待流贼崩溃,出来掠取军功。守备王贲,义愤不过,出面禁止。卢建斗拿上官的威势压人,登州营逼于无法,为了保住浴血奋战的王贲。放弃了统统军功和缉获,主子一个宦官,说话无人理睬,只能看着登州营受尽屈辱,还得暗里安抚众将。万岁爷,奴婢真是一肚子的苦水,三天三夜都倒不完啊。”
这三个寺人的态度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必定的 ,他们对崇祯都是忠心的。起码这个时候,他们都是为了崇祯的好处在说话。王承恩属于中间派,站在崇祯的态度看题目。陈燮藩镇的帽子是文官扣的,但是王承恩听到的动静,真没看出陈燮有藩镇的意义。他看到的是万岁爷一声令下,陈思华毫不踌躇的从命。可见,题目在文官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