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音乐传奇 - 第七章 高手在民间

第七章 高手在民间[第2页/共2页]

常常如许的场面,是最吸引小孩子的,不但是那让人目炫狼籍的秧歌,另有跟着秧歌队卖糖葫芦、雪糕冰棍、各种小玩具的小摊,都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一拨拨的半大小子。

中午的午餐很丰厚,自家杀的至公鸡,猪肉炖粉条,炸丸子,蒸闷子(一种用淀粉做的特性食品)……7、八个菜摆了一桌子,中间是一条白鲢鱼。氛围中飘零着诱人的香气,就连刘宇凡也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

都是一家人,也没那么多讲究,老妈楚青一声号召,一家人围在一起高欢畅兴地吃了起来。

现在,只见二大爷马华双腿微曲,身子前倾,眼睛微闭,双手似是松松地握着鼓槌,鼓槌却像用胶水粘上普通安稳,一双手腕高低翻飞,连带着槌头雨点普通落在鼓面上,带起一串鼓声。那鼓声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就如同一簇跳动的火焰般,让民气跳加快,好不过瘾。而二大爷马华明显也是享用得紧,打到鼓起处,双槌齐轮,嘴里“嘿嘿”有声,“咚咚”的鼓声直震得人血脉贲张。

就如许,从早上一向到了中午,直到秧歌队快散场了,大师都三两散去用饭了,刘宇凡还是呆在二大爷身边,其间看打鼓的人走了一拨又一拨,可刘宇凡却始终没有分开。

大年初二,大寨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隐士海……(汗一个,可不是白云大妈签售《月子2》)

扭秧歌,算是乡村过年最热烈的一件事了。村里爱热烈的,有点儿“工夫”的,不管男女长幼,这几天都把压在箱子底一年的秧歌服换上,猪八戒背媳妇、跑旱船、八仙过海、白娘子……一个个传统段子轮番表态,秧歌角们都踩着5、六十公分高的木高跷,有“艺高人胆小”的乃至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还时而来一段惊险刺激的单腿跳,引得四周围观的老百姓纷繁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