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通通该杀[第2页/共2页]
朱元璋冷静无言,一个处所已腐败至此,如果还是他在做天子,必定会免除这里的赋税,让农夫能够疗摄生息,度过这一段艰巨的日子,如何不屑子孙就不学他这些治国的手腕呢?
朱元璋看到路边这个官铺已经非常败落,两座年久失修的土坯房显得摇摇欲坠,屋边的马棚里有两匹又老又瘦的劣马,一个白叟坐在马棚前面,双眼无神地看着路过的送亲步队,显得桑老而苦楚。
所谓官铺,就是官府用来通报文书,迎送官员的设施。后代的人常常会把铺与驿搞混,大明朝在天下各地的交通线路上都设有驿和铺,每六十里一驿,每十里一铺。驿的头儿叫做驿丞,铺的头儿叫做铺长。
天启二年御史方震孺曾经向朝廷上书:“至若驿递,夫只要此数,马只要此数,而自有东事以来,军情旁午,差官络绎,奚啻百倍于前。而欲其还是支撑必无幸也。臣所颠末,自通州次抵山海,见夫头、马户以及车户,无不泣下如雨,不忍见闻。而瘦马走死道旁者又不成胜计。”
在他的鼓励政策之下,好不轻易使得大明朝的国力蒸蒸日上,没想到两百多年畴昔了,不屑子孙们搞得大明朝的地步荒废没人种,这的确是岂有此理……敢把地盘搞荒的官员,碰到上一世的朱元璋,那真一刀一个脑袋,没一个逃得掉的。
朱元璋放眼一望,咦?入眼处一片萧瑟,大面积的农田荒废着,没有人耕作,田边有几座残破的小土屋,明显早就没有人居处,已经变成了残亘败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