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赏赐[第1页/共1页]
“孺人安好,侧妃娘娘料着孺人还未用午膳,便叫奴婢给孺人送些吃食来。”
门下侍中龚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他持着笏板躬身一拜,“老臣鄙意,窃觉得陛下之四子恪王,五子礼王,九子端王,皆有治世之才。只是储位虽是国事,却也是陛下之家事,承嗣之计,唯有陛下能做裁夺。臣等忠于陛下,勤奋于职事便可。”
罢了,此事妃妾们不提,端王必定也要想到的。
“龚侍中所言甚是,储位朕会思虑再三而定,诸位爱卿如无他事启奏,便退朝罢。”
“父皇,听闻北境百姓遭难,儿子不忍,愿领赋税亲身前去北境赈灾。”
与其被号令着去做,还不如叫齐侧妃提出来,齐侧妃得了端王的喜好,也能记取她的好。
“陛下年事渐大了,天然最怕权益下移的。”文裘说着笑道:“不过陛下越是专断,恪王殿下越是有掌控。”
“啊,本来是沈大人,我只是想着方才朝堂上的事情,不免走神了。”
闻言,沈大爷便抬高声音道:“陛下现在更加擅权了,连立储之事都不让臣子谏议。”
端王显见愉悦。
朝堂上抨击端王的声音垂垂少了,长治帝的态度也逐步转圜,去祈福的几人算是有功之臣。
世人晓得这是他在看官员的态度,一时候,朝堂上鸦雀无声。
“妾与诸位mm返来,终不负殿下期盼,祈福九日,未曾懒惰。”
顾青昭就感喟一声。
胡姑姑笑意绵绵,看顾青昭跟看个宝似的,“另有这一匣子的宫花,娘娘说孺人或许用得上。”
“你们此次辛苦了,各院都有犒赏。”
恪王大喜过望,“多谢父皇。”
“太子殿下抱恙,还请陛下另择储君,不然国本不固,天下不安。”谏议大夫张之远已经持续数日上奏了。
“文大人如何了,瞧着心神不宁?”沈大爷笑着问候。
正如许想着呢,齐侧妃身边掌事姑姑就来了。
丹青一接过来,手就几乎被压沉下去。
……
“我想吃烧鹅,另有虾仁,鱼也想吃……”顾青昭报着菜名儿,眼睛里逐步有了神采。
这些光阴,朝堂上官员们也是吵作一团。
恪王垂着头,有一刻的心虚,“父皇说的是,都怪儿子体贴则乱。儿子是怕天寒地冻的,北境百姓受了苦。”
回府那日,还是端王亲身来接的。
长治帝老怀欣喜,“你有这份心便很不错了。北境虽罹难害,但只要开放北境的粮仓便可度过难关。无需另调粮食。”
甚么宫花这么重?
储位之争,向来就不是单单两个亲王当或不当的事,此中牵涉何其宽广。
“还未恭喜沈大人,令嫒沈侧妃但是独得恪王殿下偏疼,今后沈大人平步青云了,莫要忘了提携老弟啊。”
“你既如此仁心,那北境赈灾的事情便交给你罢。”
如许些菜肴,样样邃密不说,单论数量都够开个十几人的小宴了。
“娘娘厚爱,丹青,叫厨房里的菜先不做了。”光这些菜她都吃不完了。
广济寺祈福,一去便是九日。
“好说好说,我们都是一样,为恪王殿下办事。”
目睹底下又要吵个没完,长治帝适时制止出声。
“陛下,臣有事要奏。入秋后北境一带霜降重重,稻粟还未成熟便已受灾,只恐夏季来时北境百姓无粮可食,还请陛下开仓赈粮,以免饥荒……”
说话间,便有七八个侍女提着食盒出去,将里头的东西一一摆在八仙桌上。
“恰是这个事理。”沈大爷笑着,眸子里精光闪动。
就连没去祈福的陈氏,也被端王赏了一波。
顾青昭想着又颓废地靠回软榻边上去。
“诸位爱卿皆言之有理,龚爱卿,朕想听听你储位之选有何良策。”
“侍郎大人未免言辞过分公允。端王妃本是偶然之失,那今后也闭门思过检验,端王府高低现在已在广济寺为太子殿下祈福了数日,可见其心之诚。”
下了朝,户部侍郎文裘便忧心忡忡,几乎撞了人。
一时候,阖府高低竟是只要王妃不但没有得赏,还在闭门思过中。
“臣感觉不当,端王妃在太子病重之际着华衣戴金银,可见其心凉薄,焉知不是端王殿下对储位早有预谋,才致其王妃也目无长辈。臣觉得,若要立储,恪王殿下最为年长,最是得宜。”
说着,递上来一其中等的红木匣子。
顾青昭看得瞠目结舌。
“都有呢都有呢,广济寺斋饭平淡得很,难怪主子馋了。”
顾青昭跟在步队背面,前边很多人,她看不清端王的脸,只闻声齐侧妃的声音。
“可储位多么高贵,端王固然承教于皇后,生母李婕妤母家却只是七品之官,何故能为储君的外祖之族……”
这厢长治帝也回了紫宸殿,茶还未喝一口,恪王就来了。
齐侧妃那边天然是占大头,其他人那边的犒赏也很多。
算起来,这主张还是她提起来的。
“这是凤尾鱼翅、挂炉山鸡,那是沙锅煨鹿筋、鸡丝银耳、桂花鱼条,另有八宝兔丁、玉笋蕨菜等各色菜肴,除此以外,便是桂花糖蒸栗粉糕等小食点心,都是娘娘特地叮咛给孺人您做的。”
“这几日祈福,日日夙起听念佛文,主子都肥胖了好多。”丹青心疼不已,忙叫底下的小丫头拿着银钱去叫厨房做好吃的来,“这些光阴可要好好补补。”
好久后,才有三省的重臣出来表态。
方才还吵嚷的官员们,不得不偃旗息鼓。
“太子抱病,也自请降储,只是此人选朕一时难下定论,”长治帝沉吟半晌,目光扫视底下官员,“诸位爱卿有何观点?”
这算不算本身坑本身?
顾青昭也自发轻松很多,自从回到王府自个儿院里瘫在软榻上,整小我都感觉舒坦了,“总算不消夙起去存候问礼。”
这是在借龚长的口奉告世人,不要在储位上过量妄议。
“老臣觉得,端王殿下教养于皇后娘娘膝下,品德贵重,资质出彩。可堪为储君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