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孰功孰过?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孰功孰过?[第3页/共3页]

看起来独一能抗议的,就是直接晋升张周为翰林侍讲这件事。

首要功绩在朱凤身上,加官进爵的也是朱凤他们,可兵戈的事是由处所将士干的,任良他们就算明晓得本身着力未几,但在论功请赏的时候看到别人加官进爵而本身获得犒赏很少,内心能均衡的?

然后一堆人都等着内阁三位阁老,或者是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这些人出来反对……然后就都不作声了。

本觉得刘瑾吹张周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小太子对张周的推许仿佛更高一层。

王越也很识相,明显能够离开张周,却更情愿跟张周绑定,这就叫憬悟。

“是。”

之前张周那边是不好反对。

谢迁走出来,笑了笑,还没等说话,别人都在想,你谢于乔这时候出来反对甚么?归去归去!

“至于平江伯,亲身领兵追击,斩获颇丰,但其在偏头关一战时有错误在身,也算是功过相抵,勋爵便不动了,加俸禄到一千四百石,调他往延绥,代替成国公,为延绥总兵官。”

如果再把朱凤他们留在宁远,只怕下一步就会为了军功犒赏的事,构成京派和处所派的争斗,闹大点就有能够呈现叛变。

朱祐樘又道:“永宁侯的爵位,朕也不是说就此不封赏了,临时先记下,此乃是他互助大明九边破敌的功劳。朕要晋升他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挂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督造火炮,留翰林院内为翰林侍讲平经常侍于经筵日讲。赐一子荫锦衣卫批示佥事,一子荫锦衣卫千户……剩下的,朕再酌情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