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科幻末世 - 登陆格利泽 - 第170章 登陆日

第170章 登陆日[第1页/共2页]

该大洋为环形横亘在南北两座大陆中间,气温温润,长年保持在零上10-15摄氏度。

文柏和邱欣然也做了一样的行动,天空让他们感到陌生又熟谙,庞大的湖面让人一见就有一种想拥出来的感受,那是水,生命的源泉……

故里这个名字是因为选定登岸点而起的,这里另有一个上风前提,就是在半岛南端有一个大湖,一条河道穿湖而过流向大海。

初次登岸的登岸舱只是小登岸舱,他们的任务是停止实地勘察和制作发射场,虽说两台登岸车已经在盘古大陆勘察一年以上,各项数据早已滚瓜烂熟,但毕竟是人类第一次登岸这颗胡想已久的星球。

“我——李天宇,‘郑和’号宇宙飞船第22任船长向您致敬!”

“机器体1号接过节制权,主动驾驶开端。”

格利泽581g的大气层相对稳定,没有地球上的对流层,在间隔空中15千米时,保险伞拉开。

“我们来了。”邱欣然封闭了电梯门。

“明天,我们奠下第一块基石,这是来自地球的奉送,它是来自马尔马拉海的大理石,这意味着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这里只是开端,我们从故里走出,还要从另一个故里开端。”

“登岸舱筹办发射!”

“微调姿势,降落中。”妙妙开端陈述。

“我们的意义更严峻。”魏子娇说。

“妙妙!感谢你!”李天宇镇静地大喊,他好久没如许欢畅过了。

魏子娇含着泪翻开面罩,然后转头看了看文柏和邱欣然,冷静地低头抽泣。

“郑和”号上收回号令,许很多多的人泪崩,他们扯着嗓子嚎叫,第一次因为落空次序而猖獗,但是明天任由他们狂欢,没人禁止。

文柏和邱欣然一样穿戴宇航服迈进了登岸梯。

李天宇紧紧地握着魏子娇的手,两人第一批走进登岸舱,前面跟着文柏和邱欣然,机器体1号也钻进了舱室,机器体2号早在飞船从属舱待命,只要3号还留在飞船上,此时正向他们摆手。

“陈述‘郑和’,启动普通!”

“横向调度结束。”

11年后,格利泽581星系(新称呼:红日星系)

“登岸场确认。”

“感激不尽,我的船长大人!”

清散了人群,批示舱内,白发苍苍的宋泽宇下达了最后的号令。

“故里半岛很快就遍及农作物,果树和我们需求的房屋,我们的脚步也不会仅逗留在这个气候前提杰出的半岛,还会把脚步伸向更远,北至零上60摄氏度的北顶点,南抵零下110度的极寒地带,我们坚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船只将遍及中部洋,我们将在半月岛及中部群岛建立中转站,持续南进,我们的文明将播洒于中部洋两岸,为人类文明之光的持续奉献我们平生的力量。”

“10、9、8……”

“5千米。”

“登岸舱明白,感激郑和。”

半岛所处的位置为格利泽最大,也是独一的大洋,中部洋。

“万岁!”

“我们感激前驱,感激对峙废除统统禁止的何宏传授,感激勇往无前的彭嘉熙船长,感激为了我们持续前行而捐躯的李泽浩政委,感激为了公理而对峙真谛的王灿部长,我们还要记念,记念统统为内心之暗中而放弃抱负的人,非论产生了甚么,我们始终是一体的,非论吵嘴,这都是人类文明进步必经之阵痛。”

一股温热的气味劈面而来,他大喊了一口气,这股氛围与飞船上的感受截然分歧,带着泥土的气味,温润、温馨……

那就是已探明水量33.6万亿立方米的淡水湖母亲湖。

登岸格利泽(全文完)

“在飞船飞行的198年里产生过很过令人痛心的事件,也有人在解缆伊始就倒在了路上,比拟于人类汗青上历代的大迁徙,我们的前提不是最困难,但是我们承担的压力是最大的,我们行走的间隔是最远的,历经八代人,包含尚未成年的第九代人在内的13512人不负重托完成了任务,我们将在这里开启人类新的文明篇章。”

该半岛因为阵势平坦,气候前提杰出而被选定为登岸场,被选定另有一个启事就是原定以为最合适人类保存的半月岛和中部群岛地带植被过分富强,以目前的科技程度,登岸车没法在上面活动,只好挑选气候前提稍差一点的故里半岛南部。

“看!母亲湖!”文柏镇静的大呼。

“进入倒计时。”

“8千米。”

送行的人话特别多,冲动,除了冲动还是冲动。

从三十年前,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无不胡想着这一刻,现在,终究要实现了。

明天是个大日子,经历198年的长途跋涉,历经8代人,这支步队终究从160人起,颠末冗长的光阴,繁衍至到达时的13512人,现在“郑和”号宇宙飞船就停靠在故里半岛上空。

这是最后一步。

李天宇在舱门前向统统来送行的人敬了个礼,然后在大师的目前下缓缓封闭了舱门。

不要说天宇爸爸、子娇妈妈、欣然妈妈这些人哭得稀里哗啦,其别人也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间隔空中10千米。”

李天宇深吸一口气,回望了一眼一同登岸的火伴,然后冷静闭上眼,伸出双手按下翻开面罩的按键。

“明天是地球纪元2261年3月12日,在东风吹过陈腐的南中国大地时,在间隔地球20.5光年的间隔上,‘郑和’号宇宙飞船不辱任务,胜利登岸格利泽581星系g号星。现在我们称之为地星,以记念我们悠远的母星。”

“姿势稳定,主发动机减小功率。”

李天宇已经束装待发了,他握着宋泽宇的手说:“飞船这边端赖你啦,等我们建立好来回基地再返来接你们。”

主驾驶员李天宇松了一口气,妙妙的机能是颠末两百年完美的,绝对信得过产品,有它驾驶,登岸就稳多了。

李天宇抽了抽鼻子,挤出一丝笑容说:“筹办解缆!”

跟着数字的一点点减少,不止是登岸舱,另有“郑和”号上万双眼睛都盯着这汗青性的一幕,越来越多的人流下眼泪。

“影象清楚。”

“发射!”

“不客气,船长!”

母亲湖的面积达到了故里半岛的四分之一,有了这个庞大的湖泊和适合的温度,人类很快就能在这里开端新的糊口。

平原之上,一条绵长的河道缓缓向南流去,河岸两边是青青的翠绿色,顺着河道的走向放眼望去,那边一片波光粼粼,一个庞大的湖泊呈现在他们面前。

地星的大气层太厚了,乃至于在下落过程中产生严峻摩擦,震惊使飞船上的人产生了不温馨的感受,这时妙妙说话了。

“调剂飞翔姿势。”

“室外温度25.3度,氛围指数杰出,首要气体为氮气,氧气浓度,23.6%。”妙妙播报着。

“我想起彭嘉熙船长第一次登岸月球,他的表情应当和我们现在是一样的。”李天宇说。

“我们的路更远。”文柏叹着气说。

“推动器燃烧。”

李天宇望了望天,隔着头盔,那颗红日收回微红色的光芒,没有电影里的太阳那样刺目,但也是他这平生里见过最亮的光源了,它就挂在间隔地表不高的处所,悄悄地播洒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