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科幻末世 - 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 第74章 战术训练

第74章 战术训练[第2页/共2页]

宋鸿飞在军士营严加演练,从单兵技战术行动、班组战术、排战术,到步兵连一级的各种地形环境下的打击、防备战术,到各种战术、各种战役队形之间的转换,都颠末端严格的练习和演练,军士营兵士都已达到了有条不紊、默契到位、谙练把握的程度。

宋鸿飞特别夸大步兵技术练习要与战术练习紧密连络,他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很新奇、很先进的战术思惟,包含“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小群多路进犯、三猛战术”等战术原则,整天带着官兵在练习场摸爬滚打,跑各种战术。

黄埔的军事教官大多来自前讲武堂和保定军校,虽不乏精英人才,但因为他们耐久处在近代掉队的军事思惟环境中,更因为苏国参谋对黄埔的讲授影响力极大,黄埔根基就全套遵循苏国军队的操典。

直到在“德械师”组建调剂中,中原军队才逐步学习和练习了德式新战术,如战术突击群战术等。但是,德式战术讲究火力和矫捷性,耐久深受苏式旧军事思惟影响的中原国军将领团体战役思惟掉队、思惟僵化,常常只会古板生硬的照搬,并不能矫捷变通应用。

练习场边竖起的几个鲜红色的大字标语,已经深深切在军士营每一名兵士脑中。

宋鸿飞以为,东洋军队6.5mm口径的三八式步枪后坐力小,非常适称身材矮小的东洋人,从这一方面来看很有针对性。

杰出的单兵技术,再加上杰出的体质体能和战术行动,是统统战术练习的根本。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