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二章 豆花饭

第二章 豆花饭[第2页/共2页]

夹川人糊口闲适,九十点出来吃早餐也是常事,路边豆花馆里常能看到老头们一口豆花,一口酒,一顿早餐能吃到中午,夹川人都不觉得怪。

李君阁也挺冲动,把来人的后背拍得啪啪响,“王八婆!混得不错啊,整得人模狗样的,你这头型,苍蝇站上去都打滑!车也开上了,单位给配的吧?挺好挺好。”

大道劈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格挡了视野,走了几步,两条双向六车道的通衢交叉成一个十字路口,门路两边都是店铺商家,热烈不凡。

乘坐渝州市到蛮州市的江轮,沿长江一起而上,李君阁坐在江轮二层船面上,叫来办事员泡上一杯三花,也就是蜀都省老百姓常喝的三级茉莉花茶,吹着江风,赏识两岸竹林溪流,江滩怪石,半途停靠时看着船埠人来人往,挑鱼买虾,感觉特别亲热风趣。

也是六合豆花的一大特性。老门客调出的蘸碟齿颊留香,回味悠长,远不是新门客可比。

沿着石阶向上,出了船埠,呈现在李君阁面前的气象有点让他发懵。

李君阁一瞪眼,“滚,老子这吃的是乡情,你娃不懂。”

小蒸笼另有个特性是小二哥的伎俩。

因为调料繁多,以是能够出来的口味也非常繁复,因而豆花店老板普通都只打个底碟,就是大师都要用到的几味调料,其他的都由门客本身是口味增加。

王参军哈哈一笑,道:“买单明天还轮不到我,方才给猪儿虫打了电话,他说在用饭那地儿见面,叫我带你畴昔,有他这土豪在,我们敞开吃。”

猪儿虫大名叫朱朝安,也是李君阁同窗,家里开着一个修建公司,他毕业后就在家里的公司里干,现在也算夹川县奶名流了。

六合豆花饭源自盐帮,盐帮在夹川安息一脚后,西入滇,南入黔,东下三峡,哪条路都不是好路。

而新门客则是越吃越稀,最后碟子里满是碎豆花跟窖水,连咸味儿都没有了。

朱朝安饱含怜悯,煞风景地说道:“看看,看看,多数会都把人折磨成啥样了,吃个豆花饭都像要吃哭。”

李君阁说道:“明天还是算了吧,我下午还得坐船回家,喝了酒再摇起来,更晕。”

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豆花是胆水豆花,就是用“胆粑”,即盐卤提取食盐后的残留物,溶于水作为固结剂,点入豆浆中凝固而成,这类豆花绵密有韧性,比拟石膏豆花,更合适夹川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