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千里挺进三江平原[第2页/共2页]
一双玉手悄悄按在陈承宇的太阳穴上,严峻的脑神经获得舒解,陈承宇不消转头也辩白出这是黎小芳的双手。
陈承宇俄然机警一动,把流传机搬到飞艇上,采取飞艇挂装一个宽幅达200米的流传机,飞艇以较低的速率飞翔播种,比方时速100千米,抱负状况下每小时能够播种20平方千米,相称于每小时播种3万亩田了。
“这是小孩子的思惟,待她们长大了思惟就会窜改了。如许吧,过几年我来做媒,挑选我部下最好的青年才俊先容给她们。”
1881年以后,中国人主导的杜克尝试发明制造了牵引和吊挂式谷物流传机、条播机,与英美等国的播种机比拟,效力增加了几十、上百倍。
PS:感激读者“书友38582963”的月票。
距今差未几2000年前,我国已经推行利用天下上最早的一种叫“耧”条播机,可惜的是接下来的汗青,我国在播种机方面掉队了:
陈承宇看到这个数据,不由得吓了一跳,不过这是在抱负状况下的数据,飞艇不能一往无前,一块地毫不成能是宽200米,长100千米,飞艇还要转弯,还要不竭的转移地场,不过算算,一艘飞艇一天播种万多亩还是有能够的。
陈承宇顿时把在飞艇上加装离心式流传机的假想,发给大禹产业基地研讨所。这个小事情,由他们那边本身处理吧。
“此次你通过论文辩论,算是大学毕业了,到年底我们回合浦故乡停止大婚。”
陈承宇遵循履带的道理,顿时设想了全新一代的旋耕机,用优良钢材把履带加宽变薄(本来考虑用橡胶做履带,重质变轻,没那么多时候了),6个承重轮,陈承宇把第3个承重轮,设想得比别的5个承重轮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