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都市娱乐 - 西游记 - 第13章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13章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2页/共3页]

早又是竹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那众僧起来,清算茶水早斋。玄奘遂穿了法衣,上正殿,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去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发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祝罢,回方丈进斋。斋毕,那二从者清算了鞍马,促趱路程。三藏出了庙门,告别众僧。众僧不忍别离,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进步。恰是那季春季气,但见: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路途烟雨故交稀,黄菊丽,山骨细,水寒荷破人蕉萃。白蘋红蓼霜天雪,落霞孤鹜长空坠。模糊暗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

渡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

三藏见他来得渐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拯救!大王拯救!”那条汉到跟前,放下钢叉,用手搀起道:“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这山中的猎户,姓刘名伯钦,外号镇山太保。我才自来,要寻两只山虫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冲撞。”三藏道:“贫僧是大唐驾下钦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适间来到此处,遇著些狼虎蛇虫,四边环绕,不能进步。忽见太保来,众兽皆走,救了贫僧性命,多谢!多谢!”伯钦道:“我在这里住人,专倚打些狼虎为生,捉些蛇虫度日,故此众兽怕我走了。你既是唐朝来的,与我都是乡里。其间还是大唐的地界,我也是唐朝的百姓,我和你同食皇王的水土,固然是一国之人。你休怕,跟我来,到我寒舍歇马,明朝我送你上路。”三藏闻言,满心欢乐,谢了伯钦,牵马随行。

伯钦到了门首,将死虎掷下,叫:“小的们安在?”只见走出三四个家僮,都是怪形恶相之类,上前拖拖沓拉,把只虎扛将出来。伯钦叮咛教:“趁早剥了皮,安排将来待客。”复转头驱逐三藏进内。相互相见,三藏又拜谢伯钦厚恩怜悯拯救,伯钦道:“同亲之人,何劳称谢。”坐定茶罢,有一老妪,领着一个媳妇,对三藏进礼。伯钦道:“此是家母、山妻。”三藏道:“请令堂上坐,贫僧奉拜。”老妪道:“长老远客,各请自珍,不劳拜罢。”伯钦道:“母亲呵,他是唐王驾下差往西天见佛求经者。适间在岭头上遇着孩儿,孩儿念一国之人,请他来家歇马,明日送他上路。”老妪闻言,非常欢乐道:“好!好!好!就是请他,不得这般,刚好明日你父亲周忌,就浼长老做些功德,念卷经文,到后日送他去罢。”这刘伯钦,虽是一个杀虎手,镇山的太保,他却有些孝敬之心,闻得母言,就要安排香纸,留住三藏。

宗名父作牯,原号母称牸。

环眼圆睛如吊客,圈须乱扰似河奎。

这两个摇扭捏摆走入内里,慌得那魔王奔出驱逐。熊老虎道:“寅将军,一贯对劲,可贺!可贺!”特处士道:“寅将军风韵胜常,真可喜!真可喜!”魔霸道:“二公连日如何?”老虎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三个叙罢,各坐谈笑。

诗曰:

三藏捐躯冒死,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小我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吼怒,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法那马腰软蹄弯,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端的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何如。却说他虽有灾迍,却有救应。正在那不得命处,俄然见毒虫驰驱,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三藏昂首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公然是一条豪杰。你看他:

蒲团一榻上,坐到夜将分。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玄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断蹄,早至法门寺。本寺方丈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列举,接至内里,相见献茶。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恰是那:

只见一只斑斓虎,劈面撞见,他瞥见伯钦,急转头就步。这太保轰隆一声,咄道:“那业畜!那边走!”那虎见赶得急,回身轮爪扑来。这太保三股叉举手迎敌,唬得个三藏软瘫在草地。这和尚自出娘肚皮,那曾见如许凶恶的活动?太保与那虎在那山坡下,人虎相持,果是一场好斗。但见:

伯钦把三口儿的梦话,对三藏报告一遍,三藏也喜。早供应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一家儿又恳恳拜央,三藏毕竟分文未受,但道:“是你肯发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爱。”伯钦与母妻无法,急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叫伯钦远送,三藏欢乐收纳。太保领了母命,又唤两三个家僮,各带捕猎的东西,同上通衢,看不尽那山中野景,岭上风景。行经半日,只见劈面处,有一座大山,端的是高接青霄,崔巍险要。三藏不一时,到了边前。那太保登此山如行高山。正走到半山当中,伯钦回身,立于路下道:“长老,你自进步,我却告回。”三藏闻言,滚鞍上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伯钦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三藏心惊,轮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正在那丁宁拜别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唤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唬得个三藏聪慧,伯钦打挣。

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三藏不堪感激,将承担捎在顿时,牵著缰绳,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当中,走上通衢。却将马拴在道旁草头上,回身拜谢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援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巨抱怨经。”

鸿沟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

及鸡方鸣,随唤从者,却又轰动寺僧,整治茶汤斋供。斋罢,出离鸿沟。

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

参天古树,漫路荒藤。万壑风尘冷,千崖气象奇。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草门楼,篱笆院,堪描堪画;石板桥,白土壁,真乐真稀。秋容萧索,爽气高慢。道旁黄叶落,岭上白云飘。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俄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劈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膜拜于隧道:“多谢老公公!援救贫僧性命!”老叟答礼道:“你起来。你可曾疏失了甚么东西?”三藏道:“贫僧的从人,已是被怪食了,只不知行李马匹在于那边?”老叟用杖指定道:“那厢不是一匹马、两个承担?”三藏转头看时,果是他的物件,并未曾失落,心才略放下些,问老叟曰:“老公公,此处是甚地点?公公何由在此?”老叟道:“此是双叉岭,乃虎狼巢穴处。你为何堕此?”三藏道:“贫僧鸡鸣时,出河州卫界,不料起得早了,冒霜拨露,忽失落此地。见一魔王,凶顽太过,将贫僧与二从者绑了。又见一条黑汉,称是熊老虎;一条胖汉,称是特处士,走出去,称那魔王是寅将军。他三个把我二从者吃了,天光才散。不想我是那边有这大缘大分,感得老公公来此救我?”老叟道:“处士者是个野牛精,老虎者是个熊罴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摆布妖邪,尽都是山精树鬼,怪兽苍狼。只因你的赋性元明,以是吃不得你。你跟我来,引你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