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第3页/共4页]
唐僧道:“门徒啊,现在还在东岸,如何渡此河也?”河伯道:“老爷勿虑,且请上马,小神开路,引老爷过河。”那师父才骑了白马,八戒采着缰绳,沙和尚挑了行李,孙行者搀扶摆布,只见河伯作起阻水的神通,将上流挡住。斯须下贱撤干,开出一条通衢。师徒们行过西边,谢了河伯,登崖上路。这恰是:禅僧有救来西域,彻地无波过黑河。
行者问:“你下去很多时才出来,端的是甚妖邪?可曾寻见师父?”沙僧道:“他这里边,有一座亭台,台门外横书八个大字,唤做‘衡阳峪黑水河伯府’。我闪在中间,听着他在内里说话,教小的们刷洗铁笼,待要把师父与八戒蒸熟了,去请他舅爷来暖寿。是我建议怒来,就去打门。那怪物提一条竹节钢鞭走出来,与我斗了这半日,约有三十合,不分胜负。我却使个佯输法,要引他出来,着你助阵。那怪物乖得紧,他不来赶我,只要归去具柬宴客,我才上来了。”行者道:“不知是个甚么妖邪?”
却说那沙僧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捎在顿时,一只手固执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旁观。只见行者欣喜而来。沙僧迎着道:“哥哥,你如何去请菩萨,此时才来!焦杀我也!”行者道:“你还做梦哩,老孙已请了菩萨,降了妖怪。”行者却将菩萨的法力,备陈了一遍。沙僧非常欢乐道:“救师父去也!”他两个才跳过涧去,撞到门前,拴上马匹,举兵器齐打入洞里,剿净了群妖,解下皮袋,放出八戒来。那白痴谢了行者道:“哥哥,那妖精在那边?等我去筑他几钯,出出气来!”行者道:“且寻师父去。”三人径至后边,只见师父赤条条捆在院中哭哩。沙僧赶紧解绳,行者即取衣服穿上,三人跪在面前道:“师父刻苦了。”三藏谢道:“贤徒啊,多累你等,怎生降得妖魔也?”行者又将请菩萨、收孺子之言,备陈一遍。三藏听得,即忙跪下,朝南礼拜。行者道:“不消谢他,转是我们与他作福,收了一个孺子。”现在说孺子拜观音,五十三参,参拜见佛,即此是也。教沙僧将洞内宝贝收了,且寻米粮,安排斋饭,管待了师父。那长老得性命全亏孙大圣,取真经只靠美猴精。
师徒们在河边,正都商讨,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人棹下一只划子儿来。唐僧喜道:“门徒,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畴昔。”
却说那摩昂太子着介士先到他水府门前,报与妖怪道:“西海老龙王太子摩昂来也。”那怪正坐,忽闻摩昂来,心中迷惑道:“我差黑鱼精投简帖拜请二舅爷,这迟早不见回话,如何舅爷不来,倒是表兄来耶?”正说间,只见那巡河的小怪又来报:“大王,河内有一枝兵,屯于水府之西,灯号上书着‘西海储君摩昂小帅’。”妖怪道:“这表兄却也傲慢:想是舅爷不得来,命他来赴宴,既是赴宴,如何又领兵劳士?咳!但恐其间有故。”教:“小的们,将我的披挂钢鞭服侍,恐一时变暴,待我且出去迎他,看是何如。”众妖领命,一个个擦掌摩拳筹办。
这阵风,本来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看着那唐僧与猪八戒,连船儿淬在水里,无影无形,不知摄了那方去也。
算来只为唐和尚,欲取真经拜佛天。他二人战经三十回合,不见凹凸。沙僧暗想道:“这怪物是我的敌手,枉自不能取胜,且引他出去,西席兄打他。”这沙僧虚丢了个架子,拖着宝杖就走。那妖精更不赶来,道:“你去罢,我不与你斗了,我且具柬帖儿去宴客哩。”
沙僧道:“那模样象一个大鳖;不然,便是个鼍龙也。”行者道:“不知阿谁是他舅爷?”说不了,只见那下湾里走出一个白叟,远远的跪下叫:“大圣,黑水河河伯叩首。”行者道:“你莫是那棹船的妖邪,又来骗我么?”那白叟叩首滴泪道:“大圣,我不是妖邪,我是这河内真神。那妖精旧年蒲月间,从西洋海趁大潮来于此处,就与小神交斗。奈我年老身衰,敌他不过,把我坐的那衡阳峪黑水河伯府,就占夺去住了,又伤了我很多水族。我却没何如,径往海内告他。本来西海龙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状子,教我让与他住。我欲启奏上天,何如神微职小,不能得见玉帝。今闻得大圣到此,特来参拜投生,万望大圣与我着力报冤!”行者闻言道:“这等说,四海龙王都该有罪。他现在摄了我师父与师弟,扬言要蒸熟了,去请他舅爷暖寿,我正要拿他,幸得你来报信。这等啊,你陪着沙僧在此看管,等我去海中,先把那龙王捉来,教他擒此怪物。”河伯道:“深感大圣大恩!”
那怪鼍闻此言,心中大怒道:“我与你远亲的姑表,你倒反护别人?听你所言,就教把唐僧送出,六合间那边有这等轻易事也!你便怕他,莫成我也怕他?他如有手腕,敢来我水府门前,与我交兵三合,我才与他师父,若敌不过我,就连他也拿来,一齐蒸熟,也没甚么亲人,也不去宴客,自家关了门,教小的们唱唱舞舞,我坐在上面,自安闲在,吃他娘不是!”太子见说,开口骂道:“这泼邪公然无状!且不要教孙大圣与你对敌,你敢与我相持么?”那怪道:“要做豪杰,怕甚么相持!”教:“取披挂!”呼喊一声,众小妖跟从摆布,献上披挂,捧上钢鞭。他两个变了脸,各逞豪杰;传号令,一齐擂鼓。
行者即驾云,径至西洋大海,按筋斗,捻了避水诀,分开波浪。正然走处,撞见一个黑鱼精棒着一个浑金的请书匣儿,从下贱头似箭如梭钻将上来,被行者扑个满面,掣铁棒分顶一下,不幸就打得脑浆迸出,腮骨查开,嗗都的一声飘出水面。他却揭开匣儿看处,里边有一张简帖,上写着:“愚甥鼍洁,顿首百拜,启上二舅爷敖垂白叟台下:向承佳惠,感感。今因获得二物,乃东土和尚,实为人间之罕物。甥不敢自用。因念舅爷圣诞在迩,特设菲筵,预祝千寿。万望车驾速临是荷!”行者笑道:
毕竟不知怎生得拜佛求经,且听下回分化。
行者道:“教员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削发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图,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现在为求经,念念在乎,怕妖魔不肯捐躯,要斋吃动舌,喜苦涩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繁,怎生得西天见佛?”三藏闻言,沉默沉虑道:
师徒们出洞来,攀鞍上马,找通衢,埋头投西。
行者笑道:“我那乖乖,菩萨恐你养不大,与你戴个颈圈镯头哩。”那孺子闻此言,又生烦恼,就此绰起枪来,望行者乱刺。行者急闪身,立在菩萨前面,叫:“念咒!念咒!”那菩萨将杨柳枝儿,蘸了一点甘露洒将去,叫声“合!”只见他丢了枪,一双手合掌当胸,再也不能开放,至今留了一个观音扭,即此意也。那孺子开不到手,拿不得枪,方知是法力深微,没何如,才纳头下拜。菩萨念动真言,把净瓶敧倒,将那一海水,仍然收去,更无半点存留,对行者道:“悟空,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你现在快早去洞中,救你师父去来!”行者回身叩首道:“有劳菩萨远涉,弟子当送一程。”菩萨道:“你不消送,恐怕误了你师父性命。”行者闻言,欢乐叩别。那妖精早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且不题善菩萨收了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