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事[第2页/共2页]
冯大人神采青白,本身却又不好辩白,给都察院几位大人使了好几个眼色,却也没报酬他说话,就如方老爷子这般,垂着眼假装没看到昔日的长官。
即便是每三年一届的科考选出来的豪门士子,也有好些是老臣部下的,多少官方学子于会试之时落第,名列前茅的学子里头过半数都有些背景,殿试三甲也是从他们里头选。
可现在这般,都御使冯大人在大哥致仕之时,却恰好扯出了这事,晚节不保,便是真的分毫不包涵面了。
方老爷子恰是焦头烂额,昨夜在书房里头放了一封信,写的是些无用的内容,仔细心细用蜡封了口,他还多留了个心眼,在那封信底下压了一根极不显眼的头发丝。
都察院卖力监察百官,下官立察之前要事前与上官通个话,大功都由上官揽了,吃力不奉迎的活计才会从手指缝中漏给他们。比如说相爷庶子强抢民女,那民女的家人甘愿受笞刑也要告御状,底下官员想瞒也不敢瞒如许的事。
他比方筠瑶长一辈,虽在方老爷子此处这般说话,确有些荒唐,可他身后站着太子,向来言行无忌,也不必顾忌旁人脸面。
虽她说得委宛,可方老爷子活了这么多年,吃的盐比她走的路还多,如何能听不出来她肚子里的花花肠子?现在恰是这要紧关头,哪有空管一个孙女嫁人的事?稍稍怒斥了两句,方筠瑶便嘤嘤哭着跑走了,方老爷子烦得要命。
三日以后,财物已经尽数偿还,户部自有人去细细查对。可太子却又说这数不对,把暗卫从他们两家里翻出的帐本来算,缴返来的不敷一二,奏请文宣帝下旨抄家。
那男人面无神采地垂了眼,浅浅抿了一口茶,感觉味道不好,泡茶的工夫也不到家,想想是这女子沏出来的,更是没了胃口,便搁下了。也不分给她一个眼神,似笑非笑地对方老爷子说:“这丫头,教得可不如何好。”
――有本启奏?如何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