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甜甜甜[第2页/共2页]
几年间,二皇子被斗残了一条腿,三皇子被太子弄死了,四皇子因为自小养在先皇后膝下,跟太子有点手足情分,算是太子一派。只剩下当时最年幼也最浑厚的五皇子――文宣帝不争不斗,成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当时还是二皇子的裕亲王早早便与林家的嫡长女攀亲了。却也不知先帝是如何想的,临终之前缠绵病榻那一阵,把皇位传给了最不成器的五儿子不说,恰好还把林家的嫡次女指婚给了文宣帝,变成了现在的皇后娘娘。
鸿胪寺两位少卿在城门口提早半日候着,比之前外邦来朝还要更恭敬。鸿胪寺卖力的是处所朝觐,重润郡主作为亲王子嗣,天然该由他们欢迎。
裕亲王是文宣帝的二哥。先帝子嗣不丰,膝下只要五子。大皇子早早被立为储君,与年纪最小的文宣帝差十多岁。裕亲王是先帝的第二子,其母出自世家大户,天然与太子干系好不到哪儿去。
重润郡主一行人被迎至城中行馆,安设了一夜,次日便进宫去给陛下娘娘存候了。
她又晓得本身此次进京前程未卜,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赏这人间美景,又如何会烦厌?
先前本觉得郡主自江南而来,天然是那种弱柳扶风我见犹怜的大师闺秀。可现在人到了跟前再看看,郡主英姿飒爽器宇轩昂,比本身堂堂八尺男儿更显豪气,两位少卿冷静吐槽:这哪儿是出身江南的女人,这清楚是从漠北来的儿郎吧!
唯有当时还是五皇子的文宣帝年纪最小,母家也不显,没敢起这心机。
裕亲王被文宣帝调去东南的时候,重润郡主还没出世。皇后从没见过她,可毕竟是姐姐的女儿,与姐姐眉眼间总有几分相像。
文宣帝只略略认了个脸熟,听重润喊了声“叔父”,点头应下赏了两样见面礼,这便拜别了。一来重润是小辈,二来又是女眷,三来文宣帝即位之时,裕亲王心有不甘还折腾过两日。以上各种合在一块儿,文宣帝对这个甥女实在没甚么爱好。
皇后不爱说话,只当真听侧重润说在虔城长大的事,又听她说这一起上京来碰到的趣事。承熹坐在一旁低眉含笑听侧重润说话,偶尔被问到甚么的时候才应对两声,也不掺合出来。
一边是恨不得本身早点断气的四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每天策画本身哪一天归西,相互之间权势排挤,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一边是仁孝至上的好孩子,虽说他这五儿子资质痴顽了一些,可心肠仁慈,如何比不上那几个满默算计的哥哥!
谁成想缠绵病榻的先帝恨透了几个儿子的争斗,以为太子心狠手辣不堪为帝,恰好把皇位传给了五位皇子中最年幼、也是在皇位之争中从未被人看好的文宣帝。
三月初草长莺飞,重润郡主到了都城,裕亲王在给文宣帝的私信中以都城人杰地灵,女儿慕名前来的名义让圣上准予重润郡主入京,这虽是个幌子,倒也是真相。
这是效仿了大兴朝早前某次夺嫡风云隐下后,那位老祖宗采取的手腕――掌兵藩王调至西南,纵有剽悍之兵也无养兵之财力,得靠着国库给钱才气养得起兵,另派几位辅国将军从旁加以桎梏,还能为大兴戍守西北边陲;而朝堂之上带兵多年的老将自请致仕后,便让其富养东南,即使军中声望再高,卸去兵权后也敌不过光阴消磨。
曾经跟过先帝、现在的两朝老臣们却心底透亮:夺嫡风云初起之时,林家便早早地就把长女嫁给了二皇子,便已是站好了位。先帝传位圣旨刚下,却又下了赐婚圣旨把林家嫡次女指给了文宣帝。
本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首发口晋♂jiang口,请支撑正版。
文宣帝和裕亲王同为皇子,求的倒是同一家令媛,这于朝政来讲本是极其不当的。
几年间,二皇子被斗残了一条腿,三皇子被太子弄死了,四皇子因为自小养在先皇后膝下,跟太子有点手足情分,算是太子一派。只剩下当时最年幼也最浑厚的五皇子――文宣帝不争不斗,成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