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丹园上)[第1页/共3页]
董枚娘跺了顿脚,“哎呀,”烦恼道,“若早晓得姚娘子酒量这么浅,我们就不该让她多饮了!”
这一日花会都是现在在东都中驰名的闺秀,除了姚良女及董枚娘外,另有勋卫中郎将杜从水之妹杜兴娘,洛阳令韩梓之女韩绵,左监门卫沈中郎沈安之妹沈紫嫣,东都考功司郎中魏子惠之女魏香,刑部侍郎曹耐之女曹美娥、东都刘氏的刘七娘子刘琼紫、太史令司缜之女司檀等人,一时候莳花台上莺莺燕燕,簇在花台四周环抱着的各色种类各别、花相都丽的都丽牡丹当中,端的是争奇斗艳,鸟语花香。丹园使女袅袅上前,将琳琅满目标时令生果一盘盘置放在花台洁白的桌布上,在各位小娘子面前的白瓷莲花盏中倾入五色饮子;
“如何会?”洛洛惊诧,“我家娘子里常日酒量不小呀,今儿如何……”世人也都有些诧异之意,丹园供应女客的桑落并不是烈酒,姚良女喝的虽较旁人多了些,但远不到酒醉境地。
“枝娘,”韩绵向着伏在案上的姚良女努了努嘴,“姚娘子方才多喝了点,现在是醉的狠了,你拣一个洁净的楼阁让她歇一歇吧!”
董枚娘嗔着道,“就你事儿多,依你说该如何是好?”
董枚娘微微一笑,“那就再好不过了!”
三位少女前后而行,一名米色衫裙、藕荷色锦半臂的女子从园门中迎了出来,盈盈笑着道,“小娘子们来这儿,倒叫丹园牡丹都备感幸运了。奴是这座丹园的管事娘子,唤做枝娘。几位小娘子已经在莳花台上等待。三位小娘子请随奴家出去。”
魏香眸子含着浅含笑意,拍掌嫣然道,“既都依我的意义,我就取个巧,便做这伐鼓的令官吧!”
许丽哥的目光充满赞叹之色,拍动手喜滋滋道,“公然只要阿姚合适戴这株大王红,这满场里除了你,另有谁合适呢?”
众女围着花台说话,魏香酌了一口白瓷莲花盏中黄色的江桂饮,笑着道,“本日我们姐妹在丹园相聚,这五色饮虽好,口味却未免失于绵软。不如换了酒来,这丹园的桑落酒倒有些许名誉,不如让她们上一些吧!”
大周皇后乃是贤人正妻,母范天下,姚良女若真的做了皇后,今后与臣女便是有君臣之别,便是有机遇同宴,这酒也不是再能够随随便便就敬的了!
众位少女面上都暴露欣然之色,当时簪花为大周仕女风俗,王谢贵女自小在家中就会接管教诲,甚么时令当择甚么种类的花,花的色相如何批评高低,又如何与本身的衣裳发髻相配,都是高深的学问,需贵女们在闺中学的谙练的。此时使女捧在盘中的切花俱都是新从枝头上切下来的花朵,品相无缺,大小各别,尚带着新洒的露水之意。
董枚娘悠悠笑道,“你就放心伐鼓吧,我们这儿在坐的哪个不是金尊玉贵的女儿家,谁还会认账不成?”
苏苏、洛洛也没有旁的体例,不一会儿,枝娘便领着园中使女赶了过来,笑着道,“各位娘子但是有甚么叮咛?”
莳花台上的少女们都笑着福礼道,“姚娘子这般说,实是不敢当。”让着姚良女与许家姐妹坐下。
姚良女点头笑道,“我贪看一起的牡丹花姿,倒是来的迟了,还请众位姐妹包涵。”
此中有一株大王红,花盘巨大,光彩纯粹素净,最是贵重不过;又有一株二乔,同花紫粉二色相嵌,瓣底带着点点墨紫色斑;一株御衣黄,光彩明丽,蕊心金黄,皎皎可儿;一株黑牡丹,花盘小巧,浓秣娇媚。其他盘中花亦是牡丹当中上品。
枝娘领着使女捧了数个托盘上来,盘上盛放着二十多枝切花牡丹,笑道,“本日能得各位贵女降趾丹园,实是丹园的幸运!小妇人特地择了些牡丹,送给各位小娘子赏玩遴选。”
曹美娥觑着姚良女,抿唇笑眯眯道,“我倒是想呀,只怕是,着到时候姚娘子已经进宫了呀!”
“看起来这中了头彩的就是姚娘子了!”魏香盈盈笑道,执起台上鎏银牡丹执壶,在姚良女的琉璃盏中斟了一盏桑落,“娘子请用!”
这一日是姚良女丹园邀宴的日子,气候晴好,剪剪暖风吹在东都少女的裙角鬓尖,不带一丝凉感,反倒有着淡淡熏人之意。姚良女一早从魏国公府出来,策着爱马火凤驰行在洛阳大道上。火凤是一匹神骏的西域牝马,乃当年皇太子的姬泽赏赠,毛蹄滑顺,昂扬剽悍,外相是标致的胭脂色,在洛阳大街上扬蹄飞奔,标致的胭脂色外相如同拉成一道劲弦。转刹时将两个大丫头落在背面老远。到得丹园前,姚良女勒住缰绳,从马背上跃下来,见面前丹园园门高大堂皇,黎黑的檐角飞宇翘起,园门青石匾额上秀致的楷书篆刻着“丹园”二字。
她瞥见花台上一株虞姬艳装顶风招展,花色红的极是素净动听,花盘饱满,托在苍绿牡丹枝叶当中,颤巍巍的极是动听,不由眼睛一亮,倾身上前,想要捧起花团,忽听得身后一个少女含笑道,“姚家姐姐神仙之姿,这盆虞姬艳装都要羞煞了!”
许团哥跟在身后,瞧着二人相偕前行的背影,眸子里闪过一道羞恼之色,很快隐去,安静的跟了上去。
小弯池子如新月,碧水泛波,池畔种着一丛绿牡丹,花苞攒成小球,掩在苍碧的花叶当中,深深浅浅,丹阁横卧于池波之侧,娟秀小巧。几个丹园小丫头守在阁前,远远的见了枝娘,忙屈膝致礼,将阁门翻开。许丽哥扶着姚良女绕过阁中的漆绘嵌朱缘繁华牡丹屏风,将姚良女安设在屏风后的枣红云母榻上,扯过一旁的鹅黄绣牡丹锦衾替她盖好,抬开端来,打量着这座小阁,见阁中安插清雅,屏风一侧铺设着朱色榻几莞席,南墙之上挂着一幅牡丹花开图,上面题着王禅的牡丹诗,南窗下的绿釉托红牡丹香炉。不由得心中暗赞一声,
阿秀福身应了,命丹园使女取来一面小鼓,吊挂在莳花台南侧,转头盈盈笑道,“各位娘子,您们虽都是朱紫,但做这伐鼓传钩之时,可都要听婢子号令。待会儿婢子擂鼓,世人通报玉钩,到婢子鼓声一停回过甚来,玉钩在哪位小娘子的手上,这位小娘子就需饮一盏桑落酒。如果认账婢子但是不依的!”
姚良女挑了挑秀眉,将盏中桑落酒一饮而尽,向着世人亮了亮盏底。世人都赞道,“痛快!”董枚娘也拊掌赞道,“姚娘子公然利落!”
众女闲坐无趣,听着这发起,便都生了兴趣,同声赞好。董枚娘向魏香投了个眼色,魏香体味得她的意义,垂下头来,一双黑泠泠的眸子儿梭梭转了一圈,笑着道,“这可叫报酬难了!我们这些人玩耍做乐,如果做诗呢,司mm是得擅胜场了,但杜mm、沈mm出身将门,可就头疼了;若用投壶之类的比试呢,杜沈两位姐姐是欢畅了,我倒是定会喝到醉倒了。可不知如何是好呢。”
丹园乃东都名园,占地六百亩,植有二万六千余本牡丹。过门入庭,几位小娘子视野便霍然开畅起来,园景秀致,亭台楼阁如星斗棋盘错落在此中,高矮疏致,各有匠心之处。或据楼台转角之处,或栽鹅卵路畔,或倚水池山阁,一簇簇牡丹拢于苍翠枝叶当中,顶风摇摆,透露芳香,俱得经心顾问,长势喜人,时而可见可贵一见的珍品,如姚黄、魏紫、昆山夜光、赵粉、青龙卧墨池、娇容三变……,如半遮半露的美人儿,掩映在竹影芭蕉以后,绰约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