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幽天玄剑录 - 第六十八章 智降潜行客

第六十八章 智降潜行客[第1页/共2页]

詹琪唯恐此乃武当派不传之秘,是以将卷书呈于松鹤真人。松鹤真人草草翻阅,马上识得此乃武当内力剑法之总成,吃紧之间,已是料定此人前来武当仅只刺探抄袭武当武功机密。遂即传命出去,命派中弟子各处盘问,但遇柏石踪迹,马上擒拿。

詹琪到达武当山下恰是凌晨巳时,山上模糊传来诵念之声,异化兵刃交击之声。詹琪心下自是晓得,此乃武当弟子习武诵经时候,有此音声自是平常,是以并未在乎,直向山顶拾级而上。约莫行了一箭之地,火线山道之上耸峙一方巨石,上书解剑岩。

松鹤真人现在已是满面怒容,但见詹琪却还是满面浅笑,待柏石行出院落,方自以传音入密言道,“道长且随我至柏石之处一窥动静,以弟子猜想此中必有蹊跷。”言毕竟是伸手抓住松鹤真人道袍,即便他满面猜疑。

松鹤真民气内不悦之情更甚,只缘这待客之道自有定命。岂有主随客便之理。然永坚禅师对此子甚是推许,是以只得命陪侍道童将柏石唤来,一道用餐。甫即落座,詹琪甚是殷勤,只将一碗热粥端向柏石面前,柏石倒是诚惶诚恐,两人谦让之间,一碗热粥竟是扣向柏石道袍之上,柏石只得起家告别,之言回房换件道袍再来。

詹琪现在并未晓得百知子、公长鹏等四人已是言归旧好,戮力同心毁灭冷月轩祸害,欲上武当山一则拜见密斋阁首坐松鹤真人,二则探查一番,武当如遇警讯,以免今后心存遗憾。

松鹤真人现在正在密斋阁内盘膝打坐,见一年青文生轻叩房门,猜想便是几道关隘俱是放行此人,必是有为而来。是以双掌轻抬,以隔空取物之法,将门扉翻开,詹琪现在身具功力亦可等闲做到,是以并未吃惊。

时已近午,一名羽士将一席素宴端进房内。松鹤真人不由望向此名羽士,口中问道。“柏石,何劳你来做这噜苏之事,那平常奉侍之无垢道童今在那边。”松鹤真人丁中之柏石道人答道。“师叔有高朋临门你,师侄自是该当亲奉茶饭。”

只因郭子仪既知天子以玄门天子自居,又知此处乃是玄门圣地,是以上山之前将随身佩剑解下。交与军卒保管,本身则是赤手空拳上山去见黄巢。现在黄巢正于大殿以内愁肠百结,猜想本身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眼看便可颠覆唐朝,却平空被这郭子仪禁止。且此人倒是深谙兵法,仅只半年之间,本身已是无立锥之地,只得暂栖此处。想至此处,不由口打唉声。

郭子仪带领兵马进山围歼,此人乃是大唐名将。与唐朝天子亦是沾亲带故,是以深知天子李氏一族自高祖李渊建国之时,即已奉老子李耳为先人,现在虽是进山讨贼。已是不成忽视礼数,是故遂命部下将领驻守山腰,本身指领精兵保护十余人进山。

詹琪观点剑岩三字已是知其来源。这道家本是炎黄一脉正宗嫡传,其间历代名家层出不穷,老子李耳自是当中之佼佼者,然老子穷其平生参悟妙谛,著写德道经,以有为为底子,憧憬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来往。西汉初年,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及至吕后亦是以与民歇息为务。是以小民对劲疗摄生息。

两人略为谈讲,詹琪道明来意,道童倒是甚为迷惑,只道,“本派向来与世无争,何来内奸入侵之说,你求见之松鹤师叔祖确在观中,只待公子解了随身佩剑,便可随我上山。”詹琪听此言确已印证本身与百知子猜想不假,只得将工布神剑交于道童。道童方才左手持剑,右手速客,直行了三十余步,道童将工布交于一名年长羽士,方是指明上山之路。

詹琪自与百知子别离以后,单身前去武当山。两人此行便是得了东穷帮信使讯息,只言冷月轩与大肆打击武当山。然历经杜牧堤之变,詹琪与百知子已是鉴定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乃是东穷帮勾搭冷月轩设下圈套,欲制詹琪和百知子于死地。

松鹤真人见柏石装腔作势,不由袍袖颤栗,詹琪倒是深知不成逼此人太过,此前几番冷月轩卧底败露行藏俱是叫破口中毒药,亦是不肯泄漏其间秘奥。现在宽言道,“柏石道兄,我等未有歹意,且寻一坐处叙谈一番可否。”柏石道人满口答允,只道寻一蒲团便可,回身极欲出门,詹琪自是寸步不离,孰料,一道精光竟是射向松鹤真人面门。

詹琪自报家门,只缘前番少林达摩首坐永坚禅师已是先行来至其间,将武圣府中所作计议奉告松鹤真人,现在再见詹琪边幅英伟,满面带笑,心中暗赞果不负笑墨客之名号。两人即于屋内蒲团之上对坐而谈。詹琪率先将杜牧堤等遭受简朴带过。松鹤真人亦是将派内未现敌踪报告一番。

此一战以后,郭子仪并不泄气,与武当山四周密布兵卒,以困守之势终是逼迫黄巢他杀,叛逆兵卒亦是作鸟兽散,此一役平灭此乱,班师回朝,天子龙心大悦,与郭子仪及众将军俱有封赏,即便郭子仪上武当解剑之处,天子亦是御笔亲书解剑岩。

继张道陵以后,此处世袭繁衍。玄门武学于此发扬光大,直至唐朝中期,黄巢不堪本地官府幕役之法。兼之安史之乱后,唐朝陵夷。黄巢以一介布衣,竟至兵马十万,纵横天下,虽是为郭子仪蚕食蚕食,气力日渐式微,终究仅得三五千人困守武当山。

詹琪与解剑岩前甚是难堪,本身工布神剑剑不离身,如若于其间落入旁人之手,即便以武当于武林当中泰山北斗之尊,亦未可料弟子良莠不齐。正自难堪之际,一名道童年约二十余岁,边幅清秀,行至詹琪近前,口中宣声无量寿福,詹琪亦是以礼相还。

忽听殿外一名探马大声回禀,有一员大将只带领十余人上得山来。黄巢马上顶盔挂甲,罩袍束带,大有两军交兵之威势。及见郭子仪既未带病,又未带剑,心下不由大惊,只道此乃郭子仪又施狡计。二人见面,郭子仪即将解剑上山之意言将一番,言毕竟是凝睇黄巢。

两人悄声行至柏石卧处,松鹤真人本欲排闼而入,却被詹琪拦住,表示不成莽撞。二人透过窗棂向内观瞧。柏石正自改换衣衫,詹琪以手表示松鹤真人望向柏石脖颈,一看之下,松鹤真人大惊失容,柏石脖颈之上竟有一个力字。此事已是不言自明,此人乃是冷月轩派驻武当之卧底无疑。

那松鹤真人怒极,只待毙了此人,是以未加防备,詹琪只得使出化刻成辰,飘柳身法追摄精光,斯须之间已是将一枚铜针衔于指尖,如此一来,那柏石道人已是消逝无踪。松鹤真人直气得满身颤栗,髯毛亦是簌簌而抖。詹琪边安抚边与房间以内逡巡一番,只于东侧夹壁以内寻到手抄之文书多少卷。

松鹤真人毕竟道行高深,半晌以后已是规复原状,不由顿首一礼向詹琪伸谢。詹琪马上将心中所料和盘托出。自见柏石道人,詹琪只觉此人坡头披发,双目当中眸子转动,是故以热粥相试,及至柏石推委不食,詹琪方是将此人潜行于此另有所为料定十之七八,是以将计就计将热粥扣向柏石道袍,只待改换衣衫之时,必将须将披发收起,半晌之间便可识得冷月轩独占之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