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三才之奇门(四)[第2页/共2页]
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存亡的意义。寂灭,寂谓理性沉寂,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沉寂之体性,天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天然证得沉寂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存亡,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具足统统福德聪明叫做圆;永离统统烦恼存亡叫做寂。简朴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美满无缺,三惑烦恼完整断根,二种存亡完整度脱,永久不再被烦恼存亡所困扰圆明寂照的本故意体。
佛说三法印,是非常善巧的,同一命题而作两方面讲解,既是事物的本相──遍及理性,也就是实际的过程。这三者的深义,本是一样的,每一法印能开显正觉的内容,即每一法印能离执证真。依无常门而悟入的,即无愿摆脱门;依无我而悟入的,即空摆脱门;依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无相摆脱门。
空是无自性的意义,统统法的赋性如此,从众缘生而没有自性,即没有常住性、独存性、实有性,统统是法法划一的空寂性,这空性,经中也称为法无我。此法无我的我,与有情执我的我略略分歧。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这个我的定义是同的;但有情所执自我,即在此意义上,附入意志的自在性,这即分歧。从实在、常在、独存的意义说,有情是无我空的,诸法也是无我空的。赋性空寂,也便是涅槃。如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沉寂的三法印,遍通统统,为有情与人间的真谛。
因为有情的根性分歧,以是或说此,或说彼,或说二印,或说三印。如完整三法印,依声闻常道说,即先观无常,由无常而观无我,由无我而到涅槃,为修行的次第过程。如经中常说∶厌、离欲、摆脱,这便是依三法印修行的次第。观诸行无常,即能厌患人间而求出离;能厌苦,即能通达无我,无我我所执,即离统统爱欲;离欲即离统统烦恼,以是能得涅槃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