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帝国之树[第2页/共2页]
二三月之交,府衙院子里种的几棵李子树白花盛开,正与红色的幡布纸钱映托,绽放到极致的白花瓣零散从树上干枯,此情此景连春季也有几分萧瑟伤情。另有几个士卒拿着头在院子里挖坑,前来的官员无不悄悄侧目,猎奇地看那些人在府衙院子里挖坑何为么用。
就这么说:韩公忠于南唐国,只因明智的政见主张不受重用,常叹抱负不能实现,反受猜忌,故郁结于胸,放浪形骸整天买醉。实则是个有着赤忱忠肝的名臣……”
不过郭绍此时没禁止韩熙载,并且感觉不是甚么好事:南唐国诸臣,大伙儿都是要脸的人,就算内里很多都想面对实际、在大周朝廷的名义下持续仕进,但是大要上还是要谈谈忠心旧主的;韩熙载要不表示出怀旧、不畏强权的模样,如何保持他在士林的名节?郭绍既然铁放心想拉拢韩熙载,就是感觉他有效;如果韩熙载申明狼籍、不能号令诸公,拉拢来有何用?
刚才还在说话的文官和武将顿时都不吭声了,冷静地瞧着郭绍指的那副图。
他说罢拿起一条直尺,回身指着身后墙上的大图:“回京的线路,也得在中军先定好。此次雄师班师,要运很多东西,辎重也很多,最好沿水路归去,好让战船运载物质……”
大伙儿顿时聚精会神地听着要紧的线路,要沿水路,南边这条路没得选;过淮河走那条水道才是关头地点。
郭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笑道:“韩熙载本就是北方士人,南唐都城灭了,我猜他衡量利弊想通以后还是情愿归顺的,只不过世人都被一个名声舆情掣肘,不得不那般。”
郭绍说罢拍了几巴掌,便有一些拿着铲子过来了,上前分发给世人,郭绍也拿了一把。他还亲身上前送铲子,一些官员不敢推让,接管了。南唐国士族与灭国者周军武将必定有隔阂,但毕竟两边耐久都有来往,大要上还是各自有礼的。
“南唐国先主管理江南十余年,现在寿终仙去,本将闻讯也深感可惜,更能体味诸位哀切之情。”郭绍道,“昔日天下大乱,群雄分疆裂土、盘据国土,南唐国李家守一方之地,使士民在江南免遭烽火之苦,理应会教天下的感念。”
郭绍内心是真的不睬解人们如何能那么悲伤,旧主给过本身恩德不假,如果从理性上想大师都应当戴德,正所谓人们倡导的忠孝。可仆人毕竟不是爹娘,都没朝夕相处,哪来的那么深的豪情?归正换作郭绍的话,这类环境压根悲伤不起来……或许前人的豪情构成身分,和郭绍不太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