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川渡[第2页/共2页]
应五这一下更是吃惊:“钟爷,您说那女人,她,她是一月前来盗剑的那小贼?”
“咦,苏天怀是沐王府的半子,我如何都没传闻过。蜜斯,这么热烈的场面你就不想去看看?你不是最爱凑热烈的么?”
河间府正阳盟,本是黄河道域的一个小宗门,门下各堂除四周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外,偶也做些护镖的买卖,以保持门人生存。但自现任宗主苏天怀接任以来,正阳盟在江湖上的名号垂垂叫得响了。
公元1004年,契丹大兵南下,北宋朝野震惊,宋真宗亲征澶渊(今河南濮阳),宋军士气大振,契丹南下受阻,不得不罢兵言和,辽宋两边互致誓书,“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大宋君臣深觉得功。真宗天子为向天下明示本身乃天命之君,装神弄鬼,四周封禅,劳民伤财,一时之间怨声载道。
“蜜斯,本年这望城观可热烈了。大到少林和丐帮,小到铁剑山庄和金蛇崖,中原各门各派的人全来齐了。连朝廷都派了沐王府的人来。不知西域诸派可有人来,如果来了人,中原和西域来场大比试,那才叫风趣呢!”
再细细一想,心中感觉好些事情不太了然,因而问道:“钟爷,那你安知她会来青川县衙?她又不知我们住哪。”说到这蓦地转头望去,街上虽人来人往的,但并无黄衫女子身影。应五喃喃道:“也没见她跟来啊。”
“这是甚么?”应五伸手欲取,钟蕴朗却又揣回了怀中。应五猎奇心起,按耐不住:“钟爷,你给我看下能怎地?”
小丫环又道:“哎呀,蜜斯,你如何还在想这事啊!人家说我们是‘邪教’我们便是邪教了?要我说青鸾剑咱也别要了,那人……”
钟蕴朗微微一笑:“她不必跟来,我刚在昌隆堆栈已经奉告过她处所了。”
“嗯,路掌柜估摸着是忙不过来,咱两也就未几叨扰了,打个号召就走吧。”这位‘钟爷’身材也不矮,官服官帽,腰间却无官刀,但双目炯炯,还是威武非常。说话间两人已迈步进了店内。
固然自古以来都是朝廷不问江湖事。但这四桩大案撤除了各方恶霸,可保一方承平,无益江山安定,社稷安康,实是朝廷之福。宋真宗御笔亲题“护国安邦”四字匾额赐赉正阳盟。并定下端方:
此次望城观豪杰大会,钟蕴朗是接到号令,一起跟着沐王柴景峰同来,保护沐王府高低安危。虽说沐王亲身前来之事极其隐蔽,钟蕴朗的名头在江北一带叫的也响,算来一起上应是没甚么波折。但不知为何,路上偏遇着好些挑衅肇事之徒,有的明面上对抗,有的公开里使诈,竟都是冲着沐王来的。固然终究都被钟蕴朗摆平了,但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此时将沐王府高低安然送达望城观,有正阳盟相护,钟蕴朗才算是长嘘了一口气。
近些年真宗天子四周封禅,祈天拜地,或许是为了御驾来往安然,朝廷封了各大官渡,只留下这小小的青川渡。南来北往,必经此地,这渡口旁偏只要“昌隆堆栈”这一家客店。本年恰逢望城观豪杰大会,来往来宾更是络绎不断,这渡船也是日夜不息。掌柜的新雇了四五个伴计,忙里忙外的,还是号召不过来。
钟蕴朗嗯了一声,笑道:“路伯,你这买卖可好得很呐。昌隆堆栈果然买卖昌隆。恭喜恭喜。”目光在店内一扫,在那黄衫少女面上微一逗留,嘴唇微动,仿佛微觉惊奇。那黄衫少女瞧了他一眼,也不睬睬,转过甚去,不言不语。
钟蕴朗点头道:“恰是。”
身边这位壮汉是他的部下,名叫应五,乃是‘河间五虎’之一,排名第五人称“火炭虎”,善于八卦掌,也是名响铛铛的豪杰豪杰。
“小女人不晓事,尽说些傻里傻气的话,这是中原武林推举武林盟主,西域的人却来凑甚么热烈?”
自此,不管是在江湖还是朝堂,无人不晓苏天怀,无人不知正阳盟。
应五也不笨,立时想到:“哦,本来钟爷和路伯说我们回青川县衙,便是说给她听的。”但心中仍有疑问,又再问道:“就算她晓得了我们的位置,你安知她必然会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