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景旧曾谙 - 12第五回下

12第五回下[第1页/共3页]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柴氏笑道:“听老爷这般说,公然有事理。再者,若林家表侄女是十二三岁,旻哥儿本年十六岁,倒是将将相配呢。他又是客岁的院试案首,将来必然有出息的。”

话说这黄象打量人看不见,正偷偷拈了一块蟹壳黄往嘴里填,冷不防被点了名,只慌得将点心丢下。一时又不知言语,眸子子正乱飞间,瞥见桌上章回蘸了酒写的几个字,顿时心下安,道:“一言而毕生行之,毕生受用的,不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

林如海点头道:“到底失了情分、伤了阴鸷。便是父亲也一向悔怨,说林家子嗣不盛,或就在此。”

黄旻先行一礼,称“林伯父”,然后才正色道:“侄儿觉得,当是孟子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黄年道:“也无好与不好。只是旻哥儿的心机对答,或许最对林表兄脾胃。你看,‘内省不疚’,‘虽千万人’‘强为善’,若叫林姨父当年能从父亲口里听到,当是再不能有遗憾的了。现在旻哥儿虽是小辈,能说出这两句,表兄内心也该非常熨帖才是。”

====================

林如海挑眉,问:“怎的是这句?”

林如海闻谈笑道:“也有事理。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黄幸忙道:“鬼神之事,岂可胡说。再者你另有一个女儿在,将来她的儿孙,莫非不是你林家的骨肉?”

黄幸嗔道:“亏你还比我还小一岁,竟做这等想头!便是姨父姨母早已仙去,你也非孑然无牵挂。就不说你那女儿,常州的外祖母那边,你可曾尽过一日半日的孝?另有母亲,本日见你描述,可吓了一跳。如有个好歹,岂不是令她悲伤?幸而你还晓得有圣上恩情、亲戚交谊,不算胡涂到头。明日我便请了南都城里最好的大夫来与你会诊,你也在我家诚恳养上十天半个月的病。衙门上的事情,我自与你安排人措置,不必担忧。”

强为善罢了矣——《孟子·梁惠王》下:苟为善,后代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胜利,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罢了矣。

话才说,便有丫环聪明地送了茶来。柴氏接了,在中间椅上坐下,先喝一口,才笑道:“方才听内里说得好生热烈。老爷们也太欢畅了,向来没闻声说这么大声,见过喝这么很多酒。母亲听得欢乐,便叫女人们也斗酒令取乐,连我们妯娌几个也一起喝。只昊哥儿媳妇才有身子,这才不令碰到酒水。”

黄年接茶喝了,又看柴氏,道:“你也让端一盏喝了。脸上都有些发热。”

==================上面是附注的豆割线,眉毛表示看不看没干系==================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未几食。

林如海稍怔,旋即笑道:“这句最是好派头。但是贤侄取这句,果能行无惧否?”

林如海早见他们兄弟行动,却不究查,只问:“此句怎讲?”

柴氏见他脸上变色,心中略吓一吓,忙说:“我觉得只是谈笑。且老太太也说,常州大表兄大表嫂只这一个亲生儿子,定然舍不得的。”

林如海已经故意挑半子,这里用一句话来检察大家品性。小章相公取“孝”和“真”。黄象,他的名字来自“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答复走的是道家一流。黄旻,这孩子实在是在答复黄、林两家的恩仇……嗯,就像他三叔黄年说的,这话实在应当黄旻的爷爷、黄幸黄年他们的老爹来讲才最合适。

林如海苦笑道:“自家人知自家事。自贾氏故去,我便觉残生无甚意趣,不过另有圣上垂恩未报、亲戚余债未还,才未曾做那自轻贱之举。这副老朽残躯,只求瞥见我那玉儿出阁,便是老天爷开恩。外孙甚么的,如海早不敢多想。”

柴氏道:“我们在里头,只听人传了话。母亲倒是都点着头,却未几说。现在这三个孩子,到底哪个答得最好?”

黄幸这才暴露笑来,一面叮咛人打水来与林如海梳洗,一面又指着屋中安插安排说与林如海旧病宿疾有哪些适宜,说:“当年父亲在山东时一度病重,外祖父亲拟了药方,又一大篇平常取用要旨,着故乡人两天不休不眠赶着送到。我看你那先头信里抄的脉案,模糊仿佛,就叫他们照模样备了。你宽解住两日,便当能见出结果来。”林如海心下感佩,再三拜谢。兄弟两个又说了一番话,这才各自歇下不提。

黄幸道:“这又是一桩想不透的事情。只家里亲戚间常说我那小子像他外祖,象儿爱缠他章家表哥,我那岳丈也最情愿同他说话。老是他一老一小的缘分。”

预知章回与黄幸说了甚么,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黄象笑道:“是故贤人常偶然。”也斟了酒与林如海,一面与章返来去丢几个眼色,脸上很有几分得意。林如海喝了酒,才向黄幸叹道:“这几个孩子,将来必然都不是平凡人物。雏凤清于老凤声,是诸位兄弟的福分啊。”说着,一时脸上透暴露几分萧索之意。

林如海点头,又问:“是当行何事?”

林如海微讶,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林如海这才想起,黄幸之妻王氏,乃是前同知都督、南京守备、总督漕运总兵官王劭堃的嫡幼女。王劭堃虽是金陵世族王氏的旁支末裔,溯祖追源,同是东晋王导的一脉子孙。少时贫寒,读不起书,转入行伍,从戋戋一介十夫长,抗倭杀寇,年不过而立,便已积累军功任至东南水军提督,更因帮手世祖襄帝即位有功,授封建国辅运忠献伯爵。现在虽致仕,其宗子王耒任兵部侍郎,次子王肥出知泉州,季子王晷为翰林院讲读,一家皆深得圣眷。当日黄、王两家联婚,恰是金陵城中鼎鼎显赫热烈的盛事。林如海动机转了几转,笑道:“不想回表侄也得老将军看重。”

这章里头用了蛮多的四书语句对答的。或许有人会感觉胡涂了,但在阿谁时候,这类程度的考校美满是小意义。贾宝玉说“《四书》以下无书”,又说“除明显德(《大学》)以下皆是先人诬捏”,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公子哥儿,绝对是把四书都背熟了的。林mm更是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完《四书》……小章相公再如何样,也不能比将来老婆差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