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节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第1页/共1页]
舒娥和澜川又将其他十一首曲子一一同楚公公考虑商定。
“虞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官人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你操琴吹笛的本领,当不输于虞娘的舞技。”舒娥浅笑道。
《甘露谱》乃皇太妃亲制,大宴当日,天然是放在最早吹奏。《甘露谱》和《嫦娥奔月》,是由澜川吹奏,一用琴,一用笛,教坊中自有其他乐工,用其他乐器相和。
“这些曲子,事关严峻,本该请夫人坐镇教坊,督导他们排练的。只是气候暑热,教坊中职员稠浊,恐怕累了夫人。”楚公公笑吟吟地说道。“依我看,夫人也不必每日定时来此,何时想来,只看夫人便当罢了。不管何时到来,想听那首曲子,便令他们奏给夫人听。澜川的曲子已经大抵成了,剩下的也在抓紧练着。我这就去另为夫人清算一处房屋,等夫人来时略坐。如何?”
舒娥的话尚未说完,澜川却已经鼓掌站起家来,侧过身子,将这首曲子完整吹奏一遍。曲尽意存,两人都是久久不语。
“夫人实在过奖。澜川只是一介凡俗乐工,如何可比虞娘?”澜川一边笑道,瞥见舒娥眼中暴露了难以信赖的神采,接着说道:“澜川进宫之前,曾多方游历。前年魏国大长公主府上做寿,当时大长公主尚未进封,还是冀国大长公主。我曾随都城最驰名的乐班进府,看到府上的舞女下台献舞。那一舞真是妙绝。只是当时台上为首的有两个舞女,我并不知哪一个是虞娘。”
舒娥也起家笑道:“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翠眉蝉鬓生分袂,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如果叫做《有所思》,这‘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一句,倒也非常贴切。只是卢仝的这首诗,乃是为思慕美人而作,虞娘却又如何舞呢?”
舒娥听了这些诗句,想起萧衍的《有所思》,想起那句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心中不由得出现一阵酸楚,浅笑道:“中秋大宴,用这些衰颓的句子,岂不低迷?既然是‘天涯娟娟姮娥月’,为何不就叫嫦娥奔月,来得简朴直接?”
澜川闻言,眼中光芒明灭,随即笑道:“嫦娥奔月,公然是嫦娥奔月!夫人如果肯操琴或是吹笛,澜川便不会曲高和寡了!”
教坊附属宣徽院,楚公公乃是 的。此次大宴,教坊的细乐便由他总管。
舒娥不知澜川想起了甚么,忙住了口,浅笑道:“不知这首曲子叫甚么?可也是中秋之夕所用的十二首曲子之一吗?”
舒娥不由得悠然神驰,却又感到一样的遗憾,固然晓得虞娘不久以后便会进宫献舞,但体念当时澜川的表情,觉得此生再也没法看到虞娘的舞姿了,必定是极其遗憾的。
“夫人是说这首曲子,便叫《有所思》吗?”澜川仿佛只闻声了舒娥的前一句话,恍然大悟道。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虞娘了。”舒娥浅笑道。
“十二首新曲都送了畴昔,夫人如何必定会用这一首。”澜川淡淡的笑。
“夫人也晓得了。”
舒娥听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可惜!既闻名,复见面,却不知哪个才是虞娘!”
“这曲子的意蕴里,便有月色含在此中。清辉匝地,异花争香,正合八月十五所用呢!前面更是飘然超脱,仿佛仙女月下起舞一样,恰好由虞娘来归纳!只是前面未免有些凄然之意,却不知如何舞出来才好?你这曲子我只听到后半首,前半首如何,我却不晓得了……”
“方才的曲子,是我去岁所作。至今尚且没驰名字。传闻本年中秋节,魏国大长公主府上的一名舞姬要进宫献舞。”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这一首却又如何?”澜川问道。
“杨美人派人来讲,虞娘进宫献舞,却不肯用之前跳过的曲子,想要另选新曲,另排新舞。我便请杨美人也将我的这支曲子抄了送出去。”
舒娥忙起家行礼,笑道:“楚公公可太客气了!清算房舍的事,实在是不必的。如果不会打搅,我来了便在这个院子里坐坐就好。至于这些曲子,我虽非常情愿效些微劳,却实在不懂乐律。如何吹奏,公公想必已有安排,不需我置喙了,至于公私有何调派,我倒是情愿帮手的。”
“虞娘定是要用这支曲子了。”舒娥欢畅道:“只是不知该有如何绝妙的舞姿,才气演出这支曲子的精美。”
澜川点了点头:“她们都是虞娘的弟子。当时虞娘已经嫁人生子,做了府上众舞女的教习,而她本人,说是永不再献舞了。”
“当日我写这首曲子,便恰是客岁的中秋之夜。曲中所写的故事,也恰是嫦娥奔月。只是总感觉这个名字用得太多,想要另寻。不料在夫人听来,还是是嫦娥奔月。”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
半晌,澜川院里的小寺人引着一名中年寺人走了过来。这位公公面貌端严,气度清雅,想必是久在音乐声中,本身又是精通乐律之人,气韵风采与平常执事的黄门内侍大为分歧。小寺人说道,这位便是宣徽院南院宣徽使夏竦相公身边的近侍,楚公公。
澜川捧过一杯茶递给舒娥,笑道:“这是皇太妃送来的茶,想必夫人尝起来,会比普洱轻易入口些。璼殩璨伤”
“既是如许,一任夫人随便。夫人如果情愿,见一见教坊各部的人,可好?”
剩下的曲子,歌舞参半,由教坊中其他乐工吹奏。
舒娥略感不美意义,接过茶笑道:“这茶当然是好,却不及普洱茶别有风味。”
舒娥听了澜川的言下之意,竟是将本身当作了知音之人,心中又是欣喜,又感羞怯,笑道:“凡是我大略晓得些操琴吹笛的事理,便不会藏拙。只可惜我实在不懂……”
“曲子已然别致,名字便俗些,却又何妨?何况澜川的嫦娥奔月,又岂是别人的嫦娥奔月能够对比?并且这是用惯的典故,放在中秋正对景,曲调固然哀伤一些,却也不怕坏了氛围的。”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舒娥幽幽地念叨:“如许好的曲子,却恐怕曲高和寡。大宴当日,莫非只要官人一小我吹奏吗?”
澜川看舒娥脸上带着绝望遗憾的神采,浅笑道:“当时我也和夫人普通,颇感绝望。只是厥后问了乐班的人,见面不了解的遗憾之感尽去,对虞娘的舞技,倒是更加神驰,但也更多了一层遗憾。”
“你是说……”舒娥俄然明白了,笑道:“那两个舞女,都不是虞娘?是了,既然虞娘的舞技独一无二,又怎会有两个舞得一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