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使女[第2页/共2页]
玉姐奇道:“那是甚?”
玉姐道:“你娘呢?”
秀英道:“妈妈是做惯了白叟了,倒要劳动妈妈寻摸两个听话好丫头与我家大姐儿使。”
李妈妈道:“哪来婶子,这般狠心?”
小乐儿悄声道:“我只说与妈妈一小我,妈妈万不成别传。”
王妈妈连称不敢,又问:“这一分代价一分货,不知府上要甚么价儿呢?这一个金尊玉贵姐儿,却不好骄易了。但买人卖人,总要分个三六九等……”
却不知程老太公道眉头紧皱,掐着指头算哩。程老太公本意,却并非为踏青而来,原是他乡间有地,租与耕户耕作,每年收些租子,除开自家吃,也卖些。耕户有勤有懒,做爹勤不定儿子也勤,便要不时剔简,以防荒了地。他自思年过古稀,便欲将事件罢休与秀英程谦。程谦往前收过租,却未曾办过这等换佃稼穑,这是带他们去长见地。
待程老太公折回,玉姐当仁不让诉说朵儿之事。程老太公眸子儿一转:“天叫给我玉姐一个亲信丫环!她既家中受难,挂记便少,玉姐解她危难,便于她有恩。乡间孩子心眼儿实,甚好,甚好。”
朵儿终究道:“我只听大姐儿。”
玉姐猎奇:“妈妈休拦她,我有话要问她哩。”今番下乡,吃着很多鲜物儿,却没曾见过原状,好轻易来一小我,玉姐便想问问。李妈妈道:“乡间孩子不整齐,大姐儿细心她身上有虱子跳蚤。”
当下秀英使丫头小乐儿,往去寻接生王妈妈来。这王妈妈既是稳婆,又兼着媒婆,也算是个媒婆儿,程家使惯了她,但有事,便唤了她来。程家给谢钱又足,王妈妈偏疼往他家跑。
李妈妈哑然。叹口气:“这才是富朱紫家姐儿呢。”亲往前采了小丫头来,小丫头要哭不哭:“我爬上来看看,冻僵了手脚,爬不下去……”
小乐儿丢老迈一记白眼与王妈妈:“您老练了家可千万不敢这么说,是要给我们大姐儿买丫头使哩。”
――――――――――――――――――――――――――――――――
张四一声打断,朵儿见了玉姐便眼睛一亮。程老太公再不肯有一丝疏漏,当下立了文书,请了中人,一两银子买了朵儿。
王妈妈袖了银子,千恩万谢,又矢语发誓,需求给玉姐寻两个好使丫头。
王妈妈一拍巴掌:“还是娘子说得明白,就是养得熟这三个字是要紧。有那等一等一聪明人,养不熟,指不定又来害主,要来甚用?”
一家子主仆十数人,连着铺盖、文具、惯用家什,倒有7、八辆车,程谦各骑了野生骡子。安然儿等也有骑驴,也有步行,浩浩大荡好不热烈。小乐儿终遂愿随行,与迎儿等四个丫头一辆车,初时还掀帘子往外看景,不消一个时候,便昏昏欲睡。
一起上便问小乐儿:“又要买人哩?但是娘子怀了哥儿要买奶-子?”
“我娘给起。”
秀英啐她一口:“好个利口老货,我便与你钱,也与你足足,且不拿那九二串[1]与你。”
程家却不坐等王妈妈动静,小乐儿因得了王妈妈谢钱,往外买了三升瓜子儿,四周一分,搬张小凳儿与迎儿等一处磕着瓜子儿说话。小喜笑道:“你这婢子倒灵醒晓得贡献我。”吃小乐打了一巴掌:“有得吃还堵不住你嘴。”
玉姐道:“你尽管跟我,尽管听我一个,我就看顾你,不叫人欺负了你,谁欺负了你,你说与我,我与你出头。只不准听旁人。”
待到了别业处,方知路上苦委实算不得甚么,这别业久未有人居住,气味也不甚好。便是登东,也与江州城略有分歧,止仆人房内有几个恭桶,使女小厮,都须得往搭茅草棚子,便是这棚子,也是现搭,四周漏风,本地挖个大坑。
王妈妈满脸堆笑,躬身道:“老是瞒不住老安人,实话与老安人说,似府君家那般买,是他们买卖做得大,单拣那打小生得好女娘来细细养,又教读书识字,又教弹唱歌舞,养大了埋头等卖好价,老婆子小本买卖,却没这等本领,只好转个手儿,得些个辛苦钱糊口。买时多少,卖时就不定这个价儿了。似这等5、六岁女孩儿,我手里,一个倒要十两银子――倒是不收钱,只收银。”
小乐儿便知有事,笑道:“好妹子,我不问她,我只问你,你说与我听罢。”又抓一把五香瓜子儿塞与迎儿。迎儿道:“太公说开春了,要往乡间住几日,也是踏青,也是看看他们种田上不上心。我们便有跟着去,有来看家……”
程老太公携玉姐领人之时,朵儿后母正拿着指头戳她额角数说:“短折鬼留下赔钱货,还不与我抬柴去!整日半点活计做不得,白费很多柴米,多迟早……”
“……”
鄙谚说得好“贫民孩子多,凹地蛤蟆多”,朵儿父亲张四与头前娘子养了两男一女,与继配又养两女一男,又非大户人家,如何养得活?丫头顶好前程倒是与大户人家作使女,次一等生而溺之。是今后娘待这“赔钱货”如何,他也浑不料。自幼缺衣少食,朵儿很有些呆相,更加不受待见。既程老太公要买,李四领了一两银子,尚觉占了便宜,忙不迭将朵儿卖与程家作使女。
小乐儿方笑嘻嘻接过了钱,微一屈膝:“谢妈妈了。”王妈妈见她收了好处,便东拉西扯,探听些门道:“家里娘子想要甚么样丫头哩?老太公、老安人有说甚?姐儿有甚驰念?”
想尚未春耕之时,花木未发,草都不长一颗,又有甚都雅?又有甚能看?程老太公原就不为看景而来。
王妈妈嘻笑着应了:“我却不为娘子会坑我,娘子想,两个丫头二十两,况了银,我一把老骨头,怎生搬回家去?却不是要闪了老腰?”说得屋内俱是一笑。当下秀英取了二两三钱一个银角子与王妈妈:“也不消再剪了,只作二两罢,余下与妈妈吃茶,待有了好丫头,再与剩下。不拘丑俊,只要端方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