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女户 - 22好心

22好心[第2页/共2页]

说得纪主簿面上挂不住,甩袖儿走了,晚间哪个房里也不歇,自与儿子安郎挤作一处。

秀英目瞪口呆。

乡间走了一遭儿,程老太公策画落到了实处,玉姐又遇朵儿,算是不测之喜。秀英住不惯乡间,然一心扑家业上,反把这份不惯减了五分,竟然不觉得苦,自发下乡一回,又懂了很多,也是心对劲足。玉姐带回了朵儿,也是畅怀。至如苏先生与程谦,各细心查访耕户,亦有收成。其他人等也是开了眼界,纵使没甚显见好处,思及朝发夕至,便可回到江州城用上恭桶,也是欢乐雀跃。

本来纪家使女有个好听名儿,是县令所赐,就叫宛卿,到了纪家,何氏嫌拗口,与她改作青儿,倒真像个丫环名儿。又拘她家中,不令出门。偏生蒲月里纪主簿做生日,邀了街坊去吃酒,又因青儿会弹唱,前后命她弹唱几曲。街坊齐夸:“不是主簿家,没得如许好弹唱。”纪主簿未免飘飘然,又命青儿往娘子那边也弹唱。

素姐安静不喜热烈,听了两曲,便去散散酒气,偏赶上青儿弹唱毕,屋内何氏不令她再见客,打收回来。两下碰到,素姐因见青儿满面忧愁,不似堂中欢乐之色,不由多问几句。

事情瞒不下,秀英只得告与林老安人:“千万叫我娘休再肇事。”

一语提示了何氏:“妹子说是实话。”

何氏一想,素姐常日不出门,竟是真不知如何对上,恨道:“真是个妖精!妹子放心,我自稀有,这几日说不得话了,我须把家里清净了。”秀英好话说,将人送走。免不了借着与娥姐东西名头,又送出一副金镯子与纪家。

玉姐又问朵儿乡间糊口,方知书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短短八字,竟有如厮艰苦。秋收以后,农夫尚不得安息。家中统统之炭,亦是他们烧得。然烧炭之人一冬却不舍得用去几斤,尽管拿去卖来,以备不虞。

李妈妈见她听得难过,经常喝斥朵儿,不令说。玉姐却每要听,偏朵儿只肯听玉姐一个。李妈妈无法,向秀英去说,哪料玉姐小小年纪自有主张,秀英已管她不住,程谦偏又觉女儿当晓得些世事,从中拦着。李妈妈只得日日听着乡间辛苦,非常难过,只盼着早日回城。一盼二盼,终令她盼到了程老太公发话这一天。

青儿非常感念:“娘子不令奴出门哩。”

又往说素姐:“纪主簿家自有娘子,娘未曾与何娘子一针一线,倒与他家使女这般密切,这不是与使女做脸,折人主母面子么?”

玉姐只觉娥姐略有不当,并不知内里究竟为何,只拿乡间事与娥姐来讲。不想娥姐父亲落第先,原也乡间住过,虽不似朵儿艰苦,晓得事比玉姐只多很多。次后竟是玉姐发问,娥姐来答。渐次说开,娥姐面上舒缓很多。

秀英听了李妈妈所言,掐指一算:“大姐儿生日将近,也要做衣了,就顺手与她做两套罢,连着鞋袜,也与她买几根头绳儿扎着。”

李妈妈方不方声了,命朵儿往院子里一站:“我送姐儿去,你站这里,不准走动,不要碍事,瞅着些不要磕碰了。”朵儿喉咙里应了一声,见李妈妈望向她,忙把头点了数点。李妈妈又取了玉姐一套衣,往吴妈妈那边送:“大姐儿且缓一缓等一等,厨下水正烧,烧热了先与姐儿沐浴换衣裳。”

咳咳,用这类行文体例能够制止吐槽过量

李妈妈应了,自去与程福讲不提。

娥姐似有苦衷,笑也有些勉强:“成。”

秀英道:“这是乡间带来朵儿,后母待她不好,叫玉姐赶上了,也是玉姐与她缘份了,便把她带了来。”又叫朵儿与何氏叩首。朵儿看一眼玉姐,见玉姐点头,方拜下来。何氏叹道:“是个好丫头。”袖子里摸出套银三事儿赏与朵儿,朵儿又看一眼玉姐,玉姐道:“婶子风雅,谢婶子哩。”朵儿方接了。

青儿泣道:“家中娘子好生短长。奴只这一手琵琶能见人,偏不令弹,手且生,想三五年后,人老珠黄,当要化作灰尘了。原思得遇夫君,不想……老是奴命薄。”

青儿道:“奴一使女,哪吃获得哩。也不得好汤水,粗茶淡饭,老是我因果。”

青儿非常感念:“奴有来世,衔草结环。”

秀英道:“把大姐儿交与老安人,那边吴妈妈也是老积年哩。”

何氏道:“你们一处玩去罢。”

娥姐初来厚德巷时是十岁,本年已交十二,初见了成人模样,秀英因见何氏面皮不好,故把娥姐夸上一夸:“到抽条长个儿时候儿了,几日不见,竟似又大了些儿,生得更加好了。”

何氏不免与秀英道:“你家婶子倒美意哩,只别叫人骗了。”秀英面皮臊得通红:“我娘就是这本性子,面耳朵。太公将家交与我筹划,你道为甚?有人哭,她便怜,从不辨个真假。你多担待,那小妖精再来,我叫人打她出去,我家明净人家,不容轻浮人踏。”

纪主簿花诱人眼,自是说好。青儿把素姐好生一夸:“奴簪环,娘子道轻浮不准插戴,便整日头上秃秃,幸而有安人垂怜。”又说素姐和顺可亲,与她饭吃。纪主簿渐次听出味儿来,次日便寻何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