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女户 - 42母女

42母女[第2页/共2页]

四姐略有忧色,说别人时,她也会这般说,然五哥乃是亲弟,不免想他有朵解语花儿,休受人辖制,然又知申氏所言理,故而不言。

申氏又与女儿说一回,因止见过一面,一时也没能定下哪一个来,止心中将两个生得欠都雅抹了去。至如玉姐,传闻家道也好,孩子生得也好,然洪谦止是个秀才,九哥是申氏亲子,又有些觉这等岳家实是稍低,且玉姐晓得很多,也不知是样样邃密呢,还是专好玩乐,不如再看看。

洪谦道:“那就是你想岔了。”

这申氏家中善运营、颇充足,却总出不了仕进之人,待抢个进士做半子,离京千里,鞭长莫及,退而求其次,方把女儿与郦玉堂做妻,死了一个又填出去一个。也算是乡绅人家,故与宗室出身之郦玉堂普通,都不大瞧得上商户。

郦玉堂书房去了,申氏便与后代们说话。由来宗室便是进学测验少,一则难考中,二也是免了“与民相争”,三也是因姓了这个姓儿不免有些不思进取,是以郦家诸男,虽也读书,却与测验不订交代,做父亲多是不问儿子书读得如何。再则吴王家人丁浩繁,实也忙不过来,郦玉堂自玩自,只要儿子识得字,书法也能看,也不甚违法,他便不管。

秀英怒道:“你此人好不晓事,听不懂人言怎地?我好言好语说与你,你装耳聋,非要我说得没余地。你便听好,我家姐儿偏不与你外甥!贵足贱地,这等出息人舅母,我家留不起,小喜,送这娘子出去!”小喜一抬手儿:“大娘子,请回罢。”

她娘尽管开解她:“文郎好生读书,有了功名,半子也不必会由他配个拙媳妇。”

林氏道:“我怕他们胡乱与我文郎配个娘子,人说妻贤夫少祸,再来个馋懒媳妇儿,一家子怕要饭哩。”

申氏道:“我记取有两个生得不风雅相?”

秀英愈发鉴定府君娘子连番见人必有故事,但是玉姐尚小,府君家几个哥儿父老十余岁,扈家、曾家年纪相仿,见玉姐莫非只是烘托?秀英内心又不平起来。然一思玉姐要说人家,心中便慌乱――实是舍不得。她断不敢真想玉姐能嫁与这宗室人家,一时觉是攀附,一时又觉自家闺女样样好,也不必怕了谁。

申氏笑道:“你头发毛了,去叫你那奶妈妈与你梳了去,你须早些睡了。”却留另三个下来发言。

不想这林氏将死之人,性直拧,偏认准了如许于文郎无益,她娘心疼闺女,也是为她走得放心,又生出一番主张来:“那秀英凶暴难对于,她娘却好说话!我与她哭上一哭,也许便能应了,虽说外祖母管不得此事。然有个话儿出来,他家便难分辩,这事便能成了五分儿。”

秀英面皮涨红,怎肯承诺?也不须与洪谦商讨,便道:“休要说,再说便恼了。我家玉姐才九岁,我还要留她二年哩。”

那一头秀英与玉姐回了家,秀英第二回见申氏,略安静些,却也脸上含笑。返来与洪谦道:“这些女孩儿里,咱家玉姐比她们强多了。”洪谦道:“这是天然,”又问玉姐,“过得如何?”

――――――――――――――――――――――――――――――――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

她娘道:“她家不是不承诺么?上赶着不是买卖哩,恐求了来,也要仗势压着文郎。”

秀英如何肯应?林大娘子登门,她笑接着,酬酢毕,林大娘子忽地哭了出来。秀英不得不问:“你来我家里,哭甚?”心知林大娘子要作幺。果不其然,林大娘子道:“平常我也常入你家,欢欢乐喜多好,今番再到这厚德巷里来,倒是探我那薄命小姑病来。”

申氏道:“她是九岁还是十岁?与九哥[1]年纪相仿,倒是不急。反是四姐与五哥,要着紧些。你们爹不睬事,我且说与你们,我总怕京里又出幺蛾子!”说得四姐与五姐不由心惊,二人皆是庶出,低嫁换钱,头一个便是使庶女。

洪谦浑不料,秀英却未免上了心,将玉姐叫来好生查问:“白白天州府那边,你们都说了甚,做了甚?一一说来与我听。”

林氏道:“难不成另有旁体例么?为了文郎,我便寒舍这张面皮。”

申氏道:“止看嫁奁家私,有你罪受!夫贤不如妻贤,子孝不如媳孝哩。她就是凶恶,做了我家媳妇,只要没个外心,要管束丈夫便管束丈夫!五哥好性儿,再来个面团儿媳妇,如何立得了家?”

申氏道:“且看。”因看一眼七姐,四姐便知,因七姐年幼,有些话不好当她面说。众姐妹你一言我一语,提及白日所见。四姐道:“曾家二姐儿不如那扈家大姐儿聪明。”五姐说:“尚家二姐儿比她姐姐晓事儿。”六姐儿又说:“那李家小娘子好不害臊,吃起来比四哥五哥加起来都多哩!”

四姐道:“你便不以貌取人了,还说程家姐儿生得都雅哩。”七姐一扭脸儿,哼了两声。

申氏与郦玉堂说完,一家开饭,倒是“食不言”。饭毕,郦玉堂自往书房去画两笔划儿,写两幅字儿,他也没甚天份,老是自家哄自家玩罢了,倒是后代里有几个比他书画好。

四姐与五哥同母,便道:“上一回那李家大姐儿和顺可亲,看她插带穿着,也是,我拉她手儿,上头止有浅浅笔茧与琴茧,想家道丰富,人不刻薄,可行?”

林大娘子原不想来,昔年恩仇她也晓得,她婆婆家里还说来,彼时嘲笑程家,现在又要求人,岂能有好?然婆母之命难违,不得已,登了门儿,却叫赶将出来。暗怨小姑子背晦:“你儿又不是金孺子,说要人家便要,说不要便不要。”

林氏含泪道:“求娘怜我,寻其中人来。”